
动态新闻
近日,发改委印发《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9个省份能耗强度同比不降反升,10个省份能耗强度降低率未达到进度要求,全国节能形式十分严峻。发改委对纠正运动式“减排”,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提出指导意见。相关专家媒体对此进行了细致分析及预测。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指出,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中确实出现了工作着力点有所“跑偏”,目标设定过高、脱离实际、“抢头彩”心切;遏制“两高”行动乏力,节能减排基础不牢。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指出,从我们当前的发展阶段看,目前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完成工业化的进程。在这个阶段,我们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确实是任务重、压力大。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查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表示,由于“十三五”期间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圆满完成,一些地方和部门出现了“松松劲、歇歇脚”的念头。特别是面对碳达峰、碳中和刚性要求,呈现大上、快上、抢上、乱上“两高”项目势头,必须坚决遏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看来,由于外需的不确定性较大,需进一步释放内需能力,巩固总需求,稳定经济恢复的基础。为此,要着力增强宏观经济政策逆周期调节的力度和实效,积极增强政府投资,带动企业投资,带动就业和居民消费。
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认为,要把降碳摆在更加突出、优先的位置,严控增量,主动减量,优化存量。以绿色谋长远,以生态追求未来,高质量发展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表示,减碳是关系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关系着我国对外承诺能否顺利按期实现。当前部分地区采取惯用的运动式减碳方式,大搞表面文章,不在实际上付诸行动,严重影响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如期实现。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表示,纠正运动式“减碳”是着眼于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是避免地方政府在减碳减排方面出现过激或保守等倾向的政策调整,也是进一步向地方政府明确减碳减排方向的引导,非常必要及时。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认为,今年经济复苏的形式比较好,能源电力需求普遍增长,这可能带来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能耗强度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