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会党建
作者 \ 韩强 孙强中(中国人民银行青州市支行)
摘要:抗日战争初期,益(都)寿(光)临(淄)广(饶)区域流通的货币主要是国民政府由中央、中国、交通和西北农民四家银行发行的元以上的本位币,由于券别结构不适应市场流通需要,严重影响商品交换流通。
1938年初,八路军山东纵队10团委托益都县城里的“益济印刷局”秘密印制了“益寿临广流通辅币”壹角券和贰角券。1939年2月山东纵队10团在广饶县李瞿村建立印钞厂后又增加了五分票和伍角票的印刷生产,1940年10月印钞厂搬迁至今临淄区皇城镇的许家村,这时流通辅币券的流通范围已由益寿临广四县境内扩大至清河专署所辖各县。1941年“益寿临广流通辅币”完成其使命被北海银行收兑,北海币在山东省流通一段时间后也逐步被人民币替代。
北海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三大奠基行之一,益都曾是北海银行的大本营,也可以说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启航之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前的益都县,与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发行的人民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割不断的情怀……
抗日战争初期,益(都)寿(光)临(淄)广(饶)区域流通的货币主要是国民政府由中央、中国、交通和农民四家银行发行的元以上的本位币(国民政府称为“法定货币”),由于券别结构不适应市场流通需要,土杂小票趁机纷纷投入市场参与流通,市面钞票繁杂流通混乱。八路军山东纵队第10团应农村商品流通之需,以“益寿临广四县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之名发行了“益寿临广流通辅币”,由于信用可靠,遂广泛流通于益寿临广四县境内并逐步扩大至清河专署所辖各县。
清河区在山东革命根据地的位置
1938年初,日寇侵占益都县城。在这民族存亡之际,3月中共益都县委建立了鲁东抗日游击队10支队,不久10支队编入八路军山东纵队第10团,团长李人凤率领10团在清河地区东部开展游击战争,开辟抗日根据地。为解决抗日武装的给养,适应乡村商品流通之需,李人凤便指派部下寇鉴堂以“益寿临广四县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之名,委托益都县城私人经营的“益济印刷局”秘密印刷了“益寿临广流通辅币”壹角券、贰角券。此时在日占区给八路军印刷钞票危险系数极高,1939年1月益济印刷局就不再接收山东纵队10团的“益寿临广流通辅币”印刷订单。为维护“益寿临广流通辅币”的形象和信誉,山东纵队10团决定自己建厂印钞,他们通过爱国人士傅子方购买了益寿印刷局一部脚踏圆盘机及部分印刷材料,于1939年2月从日军占领下的益都城秘密运到广饶县李瞿村,在一处草房的地窖里建成印钞厂,除继续印制原版壹角票和贰角票外,又增加了5分票和伍角票的印制生产。今东营市历史博物馆藏有一张“益寿临广流通辅币”面值五分票,票长10.8厘米、宽6.2厘米,正面红色,上端印有“益寿临广流通辅币”字样,左边椭圆框内有房屋、尖顶塔楼、树木等图景,右侧印有“五分”,四角花框上部印“五”、下部印“分”,左右两边分别书写“公私款项”“一律通用”八个汉字。右侧面值下方有“总经理章”和“经理之章”两方小印章。背面蓝色,上端印有拼音,中间有房屋、塔楼和小船等图景,下面左右印有英文签名。左侧印数码流水号,右侧印“伍拾角兑法币伍圆”字样,四角印有“谨、防、假、冒”四个汉字。这张距今80多年的五分票存世量极少,该票品相虽然较差,但却是研究见证抗日根据地经济和民主政权演变不可或缺的重要实物资料。
东营市历史博物馆馆藏“益寿临广流通辅币”五分票
清河区的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始于1937年7月,随着临淄、寿光、邹平、博兴等县政权的相继建立,为统一领导各县的政权工作,中共清河地委1940年5月5日在临淄和广饶两县边区的王高村隆重召开各界代表大会,会议选举产生了清河地区第一届国民参议会。会议还选举产生了联合各抗日阶层“三三制”政权——行政专员公署(简称清河专署),选举李人凤为专员、王兴国为副专员及刘群等20名国大代表,清河专署是清河区最高行政权力机构。
北海银行清河印钞厂使用过的印钞机
为支援抗日,调整清河区市场的券别流通结构,中共清河地委根据当时的形势和上级指示,积极与山东北海银行接洽,1940年6月1日,清河区北海银行在寿光县抗日根据地成立(1940年10月北海银行总行成立后,清河区北海银行改称北海银行清河分行)。清河区北海银行成立后随即接收了印制“益寿临广流通辅币”的山东纵队10团印钞厂,改名为北海银行清河印钞厂,截止印钞厂更名时“益寿临广流通辅币”已印制发行10万元。当时印钞厂还在广饶县李瞿村,只有脚踏圆盘铅印机一台,3名工作人员。早在清河专署成立前的三四月间,印钞厂就开始寻觅新的安全厂址,专署成立时任副专员的王兴国专程来到今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的许家村,发现许绍先家楼下有条约三里长的地道,一直通到村北的淄河岸边。许家楼底下还有一个隐蔽的二开间地下室。王兴国等专署领导考虑到许家村地处淄河东南岸,地势险要,群众基础好,就决定印钞厂由广饶李瞿村搬迁到这里。10月下旬,印钞厂迁到许家村,把许绍先家楼下地下室作为印钞车间,并把与印钞车间相通的土室作为印钞工人的休息室。车间有两个出入口,一个在车间东南方向40多米处许绍先家楼内西墙下,打开方形石板就能进出;另一个在休息室西边方向15米处一空闲院落的西屋内。此时印钞工人已有七八位了,脚踏圆盘机也增至2台,印钞材料都是通过商人从周村、张店和济南等地零星购进,印刷、裁切和包装同时进行,两班轮流,日夜不停。他们在印制“北海币”同时,仍继续印制“益寿临广流通辅币”贰角和伍角券,以前由益济印刷局代印和在广饶李瞿村印制的流通辅币券背面有主任和科长的英文签字,这次印制的“益寿临广流通辅币”券票背面由“清河续印”四字替代签名,流通范围也有清河东部地区扩伸到清河专署所辖各县。北海银行清河印钞厂虽然处在敌占区,日伪的据点和炮楼就在附近,但是这里群众基础好、周边村庄有坚强的地下党组织,印制流通辅币及北海币所需材料都能通过地下工作者从济南、周村及张店等地秘密运来,检验合格的流通辅币和北海币也能安全隐蔽运出去发行流通。据《(一九四五)渤海分行工作报告》记载“一年(一九四一年)中印四县流通辅币过五十万元”,可见益寿临广流通辅币券的印刷发行量之大。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