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态新闻
11月18日,山东社科论坛2022·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金融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济南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与会专家学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会议主题,从“金融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发挥金融要素作用”“培育市场主体”“黄河国家战略的山东使命”等多个视角展开研讨交流。
本次会议由山东省社科联主办,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山东省金融学会承办,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协办。来自山东大学、山东财经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及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东营市人民政府、省金融学会会员单位的实务工作者参加了论坛。
开幕式上,山东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杨宗杰到会致辞,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王京辉主持并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党委书记、行长肖龙沧致辞。
杨宗杰介绍了山东社科论坛有关情况,并就加强主题研讨提出了要求。他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山东工作的指示要求和黄河国家战略的重要论述精神,科学分析黄河国家战略形势,深入研究金融支持黄河国家战略的意义、机制、路径,梳理总结我省金融支持黄河国家战略的有益经验和成功探索,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贡献社科力量。他充分肯定了近年来山东省金融学会作为省金融服务产业智库,在推动全省金融学术研究与科普工作方面的付出与成绩,并希望今后能够继续加强协作,在服务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方面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肖龙沧指出,要立足山东实际,努力构建高效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金融体系。一是树立大金融思维,统筹用好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手段,全方位扩大黄河战略金融资源供给。二是紧紧把握黄河战略要求,聚焦生态环境保护、新旧动能转换、绿色低碳发展等重点领域,着力推进绿色金融、转型金融和科创金融等加快发展。三是健全完善保障支撑体系,建立有利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四是山东要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推动沿黄各省区加强金融交流合作,探索建立跨区域金融合作机制。
主旨报告阶段,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以“金融支持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做法、成效和问题”为题作了报告,从健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和信息披露、鼓励融资模式和金融产品创新、关注生物多样性风险等角度出发,为金融支持黄河战略方面的工作提出了具体的研究方向和创新要求。
专题发言阶段,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袁红英,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副行长马景明,东营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范堉暐,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规划所所长刘德军,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彭红枫分别以“发挥金融要素作用 推进黄河流域绿色转型” “农行在金融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实践” “东营市助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现状” “加快资本市场建设 关键在培育市场主体”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现状、问题及对策”为题作了发言。
本次研讨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就如何共同推进金融支持黄河国家战略的有效落地与实施展开深入交流研讨,形成了诸多研究成果,推动了学术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