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党建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本文结合淄博市北海银行临淄地下印刷所的历史渊源和现状,对红色金融资源的保护问题进行探讨。
一、北海银行临淄地下印刷所的渊源
抗战时期,为巩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基础,中国共产党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红色金融机构。作为中国人民银行三大前身之一的北海银行,就是在当时的战乱年代中慢慢成长起来的。据临淄区委办公室党史科科长刘晨芳介绍,在临淄区皇城镇许家村发现的北海银行地下印刷厂,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完整的北海银行地下印钞厂旧址。
(一)设立背景
1938年12月1日,北海银行在山东掖县(现莱州市)创建。1939年上半年,山东的抗日战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日军因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后方极为空虚。驻守在山东清河一带的日军龟缩在胶济铁路沿线的重要村镇和城市,小清河以南至胶济铁路以北的邹平、长山、桓台、益都、临淄、寿光、广饶等地的抗日游击根据地得到了扩大和巩固。当时的清河地区的经济斗争形势异常严峻复杂,伪币猖行、土杂钞票泛滥,法币币值大跌,物价飞涨,群众苦不堪言。1939年下半年,益(都)寿(广)临(淄)广(饶)四边县委为了掌握经济命脉、稳定抗日根据地的局势,按照上级指示,委托益都县城私人经营的“益济印刷局”秘密印刷了“益寿临广四县边区流通辅币”壹角、贰角券,之后又印制了伍角和伍分券。截至1940年6月,共印制、发行10万元。由于其信誉良好,辅币得以广泛流通。随着抗战形势的不断高涨,需要一个更强大的红色金融机构来满足人民生产、生活和抗日军政需要。为此,清河地委根据当时的形势和上级指示,经与山东北海银行接洽,1940年6月1日,在寿光县抗日根据地成立清河区北海银行,同时在临淄县的许家庄筹建清河印钞厂。1940年8月北海银行总行成立,同年10月清河北海银行改称为清河分行。
(二)基本情况
1.选址:具备建立地下印刷所的有利条件
清河分行成立之际,时逢国民党在全国发动了第一次反共高潮,日伪合流、相互勾结,扫荡、蚕食和封锁抗日根据地。因此,虽然成立了北海银行清河分行,但印制北海币仍为一个十分艰难的事,必须选择一个党组织坚强、群众基础好、地处偏僻、隐蔽有利的地方,建立钞票印刷机构。根据上述条件,四边县委提议将印刷所设在临淄县第二区雪宫乡(现临淄区皇城镇)许家庄。清河地委和专区之所以认为设在临淄县较为适宜,有如下原因:其一,临淄的环境较好。敌人虽设有呈羔、岳家、桐林、店子、石棺等据点,但驻有日伪军不多,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其二,许家庄条件好。“七·七”事变后,该村抗日救国会、自卫团、儿童团等抗日群众组织都建立齐全,中共党员共有34人,在此建立印刷所有可靠的组织保证。其三,该村地理位置好,位于淄河东岸,有自然屏障,极有利于掩护、保卫。其四,该村地质特殊,虽靠近河床,但地势高、水位低,约有15米左右的黄土沉淀层,坚实而干燥,不易坍塌。太平天国期间,曾有一富户为躲避战乱,在地下10多米深处,挖了一条约高1.5米、宽2米、长3华里的地道。时隔80多年还基本完好。因此,这洞是建设地下印刷室的理想之地。
2.筹建和布局
(1)筹建。建立四边县印钞机构的工作由清河专员公署财政处审计员商质卿同志具体负责,四边办事处委派寇兰生同志协助工作。1940年7月,商质卿来到四边县,与许家庄党支部周密研究后决定,由共产党员、行政村长许茂智同志负责,发动群众团体和爱国群众,利用旧地道为清河分行建立一处地下纸币印刷所,并对周边群众进行保密教育。在施工期间因材料不足,共产党员、自卫团长许绍先将自己的二层楼扒下一层,献上砖瓦木料。四边县办事处从敌占区搞来了水泥和其它紧缺材料,组织昼夜施工,至10月下旬,基建工程基本竣工。
(2)布局。竣工后,印刷所的总体布局为地下洞室建筑,在地下10米深处,分两室:一为印刷车间,长7米、宽4米、高3米左右;二是休息室,在印刷车间西北处,长6米、宽3米、高2.5米,与印刷车间相通,供存放临时物品和休息用。两室四周墙壁皆用砖石砌成,用水泥填缝;室顶成拱形,用水泥密封。整个印刷所有4个地道口,1号至4号地道口约有100米的距离,2号地道口至大街约90米的距离。1号、3号地道口设在村内,2号、4号地道口设在村外。1号地道口设在许同方家的西屋里,在印刷车间东南40米处,平时用一口棺材盖着,这是工作人员上下班的通道。2号地道口设在许同方家的后园子里,是施工、运输物资的主要道口,将该地道口做成一个枯井的样子,又因在村外的空闲园子里,不会有人注意。3号地道口是一个古地道口,位于休息室西北15米处,在许绍先家旧楼西墙下。该楼原来有三层高,为避免鬼子用楼来修据点,拆掉了一层。又因修印钞室用砖,又拆了一层。该地道口埋在碎砖里,基本废弃,不了解内情的人根本找不到。4号地道口设在风道口大道旁边一眼有水的井里,井旁有一棵大槐树,遮得井里阴森森的,看不见洞口,该地道口是通风和应对紧急情况用的(如图)。
图:临淄北海银行地下印刷所旧址布局图
注:本图为许呈祥、许玉先口述,许炳章执笔文章所绘平面图。2010年3月31日与许玉先等村民再三核实,地下印刷所构造基本与该图一致。
(三)主要活动轨迹
基建工程结束后,设在广饶县宋家区高村印钞厂的两台铅印机和工作人员全部迁来。机器安装好后,印刷工作正式开始。此时地下印刷所的人员增加到11名,分成两个班,用两盏汽灯照明,轮流工作。工种有人工裁纸、刻字、印刷和封包等。印刷的钞票称为“益寿临广流通辅币”,用64开道林纸双面印制。票面金额有伍角、贰角、壹角、伍分4种,共印刷和发行50万元,基本上用于党政军经费的支付。
地下印刷所后期根据北海分行的指示,积极印刷1元面额的本位币。商质卿与广饶县区印刷商人宗林祥交涉,花费500元在济南“书公制版社”制作了10副一元面额的票版。印刷材料因数量多、体积大,容易暴露,只好分成小包托关系从济南运出来,辗转长山、高苑、博兴、广饶等抗日根据地,躲过敌人的层层封锁、盘查,绕道数百公里才运到临淄县许家庄。从1940年11月至1941年4月,地下印刷所共印刷北海票额1000万元左右。因为驻守在许家庄周围的石槽、西古城、店子、白兔丘等村镇的保安团活动频繁,严重威胁到钞票的运送工作。为保证运送的安全和顺利,每次都要提前派人到计划好的运输线路打探一番,将北海票进行伪装。运送方式也是根据情况灵活多变,有时采取假出殡的方式掩人耳目,将北海票放在空棺材内,抬到村外偏辟的坟墓里。夜深人静之时,八路军办事处再派人取走北海票。因为群众严守秘密、积极掩护,运钞工作从未发生过意外。
(四)被迫转移
印刷厂建成后,敌人有所察觉,知道地下印刷所设在许家庄后,多次进行“扫荡”,但无论怎样翻找,总是一无所获,百姓们始终守口如瓶。1941年2月,临淄县独立营营长王砚田叛变投敌,又加上日伪推行“强化治安”运动,形势急剧恶化,临淄县委被迫转移到广饶县三区,博兴县四区、五区一带坚持斗争。为确保印刷所的安全,1941年4月1日,清河区行政公署命令“四边县边区流通辅币印刷所”迅速转移。印刷所的全体工作人员于当晚12点将印刷厂的全部机器、材料和印好的钞票迅速从许家庄转移撤走了。天明之前过了20里之外的阳河,3日后到达博兴县牛家寨落脚。
自筹建到奉命转移,北海银行地下印刷所与临淄区短短交集不足300天。但北海银行地下印刷所那种在困境中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却照耀了临淄大地八十余载,充分展示了新中国金融事业的艰辛创建历程和金融前辈伟大的牺牲奉献精神。北海银行是抗日、解放战争时期我党领导下的根据地创建的代表性银行,历经十一年(1938年12月1日——1949年11月1日)发展历程,有“战时银行”和“地方银行”的特点,其发行的北海币是抗日战争时期山东革命根据地的主要货币,具有流通地域广、使用人口多、影响范围大、币值稳定等特点,有力支援了山东乃至全国的抗战和解放事业,为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奠定了重要基础。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