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态新闻
2025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聚焦提升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创新机制、搭建平台、优化模式、打造品牌,推动金融服务从“广覆盖”向“精准滴灌”升级。截至2025年9月末,全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39%,高于全部贷款5.91个百分点,民营小微企业、涉农主体等重点群体金融服务可得性、获得感显著增强,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金融支撑。
打造“金融+商会+企业”政会金企合作品牌 畅通金融服务精准直达民营企业的常态化路径
聚焦发挥各级工商联“联”的作用和商会的组织、资源、信息等优势,探索建立并不断完善“金融+商会+企业”工作机制,通过“银行行长进商会访企业”等具体活动形式,广泛开展以“送知识、送政策、送产品、送服务”为核心的“四送”服务,加大面向民营企业政策解读、产品推广、融资对接、发债辅导等工作力度。结合金融“五篇大文章”重点领域,开展精细化走访对接,推动提升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便利性和满意度。2025年以来,累计走访企业17307家,提供授信1077.47亿元,发放贷款637.53亿元。
搭建“农农e链”数字化农村产权流转融资信息服务平台 提高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
在枣庄市探索搭建全省首个数字化农村产权流转融资信息服务平台—“农农e链”,依托平台将农村产权转化为可确权、可拆解、可组合、可锁定、可处置的标准化数字凭证。组织金融机构通过系统对接或入驻方式接入平台,灵活匹配金融产品,创新“农村产权数字资产锁定凭证+农村土地经营收益权质押”模式,推动释放农村产权价值,持续加大乡村振兴领域金融资源投入。截至2025年9月末,已通过平台确认土地面积13374亩,累计发放农业经营主体未来收益权质押贷款1.71亿元。
创新推广美德积分金融转化机制 拓展乡村治理领域金融服务场景
依托全省乡村美德积分管理体系,按照先试点、后推广的思路,指导各地市因地制宜建立符合当地实际、具有特色化的美德积分金融转化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将美德积分作为授信评价要素,创新专属信贷产品、打造差异化个性化金融服务模式,采取以分定级、以级定额、以级定价等方式,在授信额度、利率定价等方面为品德好、讲诚信、美德积分高的个人或家庭提供额度更高、利率更优惠的信贷服务,推动形成“信用有价”的价值导向,营造“好人好报、德者有得”的良好氛围。截至2025年9月末,全省已发放美德积分贷款余额430.3亿元。
优化“四贷联动”集成服务体系 增强普惠金融支持力度、可持续性和专业化水平
聚焦综合施策全方位提升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重点围绕首贷、中期流贷、信用贷、续贷等关键环节不断优化“四贷联动”集成服务体系。以深化“首贷培植”行动,助力初创企业获贷“启航”;以推广“主办银行+中期流动资金贷款”模式,为企业发展纾困“护航”;以推动加大信用贷款投放,促使企业进一步提质“远航”;以缩短企业续贷周期、指导金融机构落实好无还本续贷,帮助企业解难“续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