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文章推荐
1、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对“中人”存在显著的提前退休激励效应
本文借鉴隐含税收理论构建职工养老保险退休激励精算模型,同时利用CFPS(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建立退休决策计量模型,考察我国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对劳动者提前退休的激励效应。结果表明:养老保险存在显著的提前退休激励,代表性“中人”的最优退休年龄早于53岁;“视同缴费”是促发提前退休激励的重要制度原因;“缴费挤出效应”和“待遇拉动效应”是养老保险诱导劳动者提前退休的两个核心机制;男性、低收入、低教育水平、非党员劳动者面临更强的提前退休激励;降低缴费率、规范养老金增长机制、提高个人账户投资收益率是缓解养老保险制度提前退休激励的有效举措。
(详见汪润泉等.职工养老保险、隐含税收与提前退休激励.金融发展研究.2022,1.)
2、如何治理金融化?
虚拟经济繁荣与实体经济放缓具有共生性。资本管制放松、货币扩张与低利率条件下的金融化导致虚拟经济繁荣。金融化分层特征表现为:经济货币化和债务化加深、金融部门膨胀和非金融企业与家庭金融化。我国金融化特征包括:经济货币化程度高企和杠杆率快速攀升、银行业主导的泛金融部门膨胀、房地产金融化和非金融企业金融化。金融化并不能改变实体经济增长放缓的长期趋势,过度金融化反而对长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造成多重不利影响。经济虚拟化和资本金融化的正向反馈机制和基于风险与收益的跨期选择决策机制可以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为金融化提供解释。西方各国金融化治理的关键在于打破垄断金融资本权力主导的制度框架。我国的金融化治理对策包括:宏观上控制信贷投放规模和有效区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货币需求,中观上控制房地产等泛金融部门膨胀,微观上加强对企业的金融审慎监管。
(详见李世美等.虚拟经济繁荣与实体经济放缓:金融化的分层解释与治理.金融发展研究.2022,1.)
3、委托贷款借入方违约导致贷出方银行借款可得性下降
违约是信用风险传染的一种表现形式,现有研究忽视了委托贷款的违约风险。本文利用上市公司委托贷款数据研究发现,委托贷款借入方违约导致贷出方银行借款可得性下降。当贷出方两权分离程度和融资约束较高时,其抵御风险能力较弱,更容易受到风险传染;货币政策从紧时期以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时期,风险传染更容易发生。进一步研究发现,借入方违约通过提高贷出方的经营风险,降低了贷出方银行借款可得性。本文为企业间风险传染提供了实证证据,对于企业委托贷款决策、银行授信决策和监管部门防控金融创新工具的风险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详见白俊等.委托贷款违约风险传染与企业银行借款.金融发展研究.2022,1.)
4、“去全球化”及其对经济不公平的多重影响:理论研究与历史分析(上)
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美国一直在进行着“去全球化”的各种努力,试图与世界经济脱钩。但并没有缓解美国的经济不公平、收入分配不公正以及贫富差距等问题,反而由于对美国企业的过多保护,使其远离国际市场和国际竞争,导致这些问题越来越严重。与此同时,美国对制造业的政策倾向是有失理性的,过分关注由贸易逆差而造成的制造业部门工作岗位流失,而不是关心对所有工人的冲击,这本就是一种不公平。事实上,受“去全球化”政策影响,美国服务业部门的低工资工人的数量已呈上升趋势。
[详见亚当·S·波森(王宇译).“去全球化”及其对经济不公平的多重影响:理论研究与历史分析(上).金融发展研究.2022,1.]
5、整体投资者情绪和投资者情绪分歧均正向影响股票收益
本文从整体投资者情绪和投资者情绪分歧两个维度,考察投资者情绪截面特征对股票定价的影响,并探究投资者情绪对股票定价的影响机制。一方面,分别使用投资者情绪横截面均值和方差表征整体投资者情绪和投资者情绪分歧,并构建同时包含整体投资者情绪和投资者情绪分歧的资产定价模型。另一方面,使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7—2020年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上述理论模型的结论。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整体投资者情绪和投资者情绪分歧均显著正向影响股票收益,两者的交互作用负向影响股票收益;整体投资者情绪和投资者情绪分歧均显著提高风险承担水平,而风险承担水平的提高会增加股票收益,即风险承担在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收益的影响中起到了中介作用。
(详见吴慧慧等.投资者情绪、风险承担与股票收益.金融发展研究.2022,1.)
6、如何完善跨境投资的汇率预期管理机制?
复杂的外汇业务流程和较高的入市门槛严重影响了市场主体外汇避险业务主观意愿,一旦市场相对均衡被打破,将引发群体性跨境投资配置失衡,增加政策管理难度。本文将研究机构、银行和非银机构对汇率走势的判断纳入汇率预期分析,并通过熵权综合指数法构建异质性汇率预期指数。在理论分析跨境投资存在信息不对称影响路径的基础上,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基于分行业中介效应面板数据分析汇率预期对FDI的直接影响和通过影响贸易开放对FDI的间接影响。理论研究表明:汇率预期除了能够直接影响FDI,还会通过影响贸易开放水平间接影响跨境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和FDI规模。实证研究显示:本币升值预期能够直接增强FDI投资者的投资信心,贸易开放在汇率预期影响FDI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汇率预期通过出口贸易依存度对FDI的中介效应显著高于通过进口依存度对FDI的遮掩效应。最后就探讨完善跨境投资预期管理机制提出政策建议。
(详见孙林等.汇率预期管理、贸易开放与外国来华投资——基于贸易开放传导路径的研究.金融发展研究.2022,1.)
7、企业精准扶贫投资受到同行业、同省份企业行为影响
企业精准扶贫行为具有社会责任履行与经营动机的双重属性,同时还可能受到行业与省份同群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本文选取2016—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企业精准扶贫投资行为是否存在同群效应及其同群动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企业精准扶贫投资受到同行业、同省份企业行为影响;第二,信息不对称下,观察式模仿为企业精准扶贫的主要动因,竞争性动机并不明显;第三,精准扶贫行为自身会降低崩盘风险,而同群动因下企业精准扶贫行为对崩盘风险的降低作用有所减弱。
(详见俞毛毛等.企业精准扶贫决策分析——基于同群效应的视角.金融发展研究.2022,1.)
8、支付数据价值的充分发挥将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数据要素被纳入新型生产要素后,支付行业作为数据驱动最为明显的行业,将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支付数据价值的充分发挥将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数据价值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然后,从四种价值形成的理论依据出发,深入分析了支付行业数据的价值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指出支付数据作为支付行业价值创造链条上的核心资源,数据资源与其他资源如资本等相结合共同创造出新的应用价值,且受数据因素、技术因素、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的影响;最后,从数据保护、防范垄断、数据交易、数据分级分类管理以及数据共享等方面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详见刘松.支付行业数据价值:理论基础、形成机制与问题建议.金融发展研究.2022,1.)
9、商业银行环境责任具有双重属性
当前,在我国推行绿色金融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通过金融手段促进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我国理论与实务界关于商业银行环境责任的属性及其应否承担环境责任存在争议。本文认为,商业银行环境责任具有直接性和间接性、积极责任和消极责任等双重属性。积极责任即为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义务;消极责任又包括行政违法责任与民事侵权责任。我国应以体系化的视野,采用促进型立法模式统合现行相关立法,明确规定商业银行的环境法律义务和环境法律责任。
(详见黄娟等.商业银行环境责任的双重属性及制度构建.金融发展研究.2022,1.)
10、客户忠诚度越高,客户违约概率越低
有效把控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稳健运行的关键环节。本文从商业银行客户信贷数据出发,运用非平衡样本处理算法使少数类样本信息得到平衡,并通过机器学习分类器挖掘影响客户违约的重要风险因子,最后构建Logistic模型计算违约概率。研究发现:第一,客户忠诚度是重要因子,忠诚度越高,客户违约概率越低;第二,客户历史信贷数据价值高,是事前风险控制中的重要参考依据;第三,信贷合同特征是影响客户违约的另一重要维度,包括合同期限和合同利率。研究结论可以为银行授信、风险预警和防范违约风险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详见顾洲一等.机器学习视角下商业银行客户信用风险评估研究.金融发展研究.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