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文章推荐
1、山东省经济金融运行报告(2022)
2021年,山东省金融运行稳中向好,主要金融指标保持有力增长,金融供给总量实现新跨越,融资结构持续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实现新提升,金融改革创新持续深化,金融服务水平有效提升。金融风险防控取得新成效,资产质量大幅改善,不良贷款实现连续三年“双降”,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全省经济运行稳中向好、进中提质,内外需求协同发力,三次产业稳中向好,动能转换提速增效。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居民就业总体稳定,财政收支增速提高,重点领域支持力度加大,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详见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山东省经济金融运行报告(2022).金融发展研究.2022.6.]
2、金融基础设施可以提升融资租赁对民营企业的治理效应
自中登网提供融资租赁登记、查询业务以来,融资租赁机构确定租赁物权属的便利性提升,对承租人的监管成本也显著降低。本文利用2007—2019年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中登网对融资租赁债务治理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融资租赁对国有企业的治理效应显著为负,对民营企业则未展现出显著的正面治理效应。以中登网为代表的金融基础设施可以提升融资租赁对民营企业的治理效应,但对国有企业无效果。另外,对于民营企业,中登网提升融资租赁治理效应的机制是降低了代理成本及过度投资,且提升效果与其内部治理负相关。建议融资租赁机构利用中登网等金融基础设施开展风险控制工作,以提高债权的安全性。
(详见杨汀等.金融基础设施有助于提升融资租赁的债务治理效应吗?——基于中登网实施前后的实证检验.金融发展研究.2022,6.)
3、担保关联与企业财务脆弱性正相关
以2008—2018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例,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担保关联对企业财务脆弱性的影响及存在的调节效应。从网络关联性出发,研究表明:无论是担保网络中一般企业关联程度的增加还是核心企业中心性的增加,都会导致企业财务脆弱性增加,担保关联与企业财务脆弱性正相关。担保关联对企业财务脆弱性的作用过程存在调节效应,微观层面表现为一般企业债务水平或面临的融资约束增加时,加剧担保关联对其财务脆弱性的影响;但是对于担保网络中的核心企业而言,仅存在融资约束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
(详见吕静等.担保关联与企业财务脆弱性的调节效应分析.金融发展研究.2022,6.)
4、宏微观审慎监管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程度和时机存在显著差异
在构建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的基础上,运用TVP-SV-VAR模型和系统GMM方法,研究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的时变特征及其协同效应。结果表明:利用综合指数法构建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能够较好地刻画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变化特征,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不具有无限期累积性,而表现为不断反复的过程;宏观审慎管理和微观审慎监管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虽然均具有时变特征,但在影响程度和时机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宽松的资本类和流动类宏观审慎政策环境下实施微观审慎政策可抑制系统性金融风险上升,在宽松的微观审慎政策环境下实施资本类或流动类宏观审慎政策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而信贷类宏观审慎政策与微观审慎政策一起使用时效果不佳。
(详见毛泽盛等.宏微观审慎监管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冲击的时变特征与协同效应.金融发展研究.2022,6.)
5、如何在发展与安全之间寻找均衡点:美国对外经济政策的三种模式权衡
美国在制定对外经济政策时,需要在经济发展与国家安全之间权衡取舍。三种可能的对外经济政策理论模式包括“美国优先”“经济联盟”和“全球化2.0”。通过权衡三种模式的优劣利弊发现,“美国优先”模式从根本上来说会弱化美国经济的强项,削弱美国的全球实力,是三种理论模式中最不可取的。而一个相对较好的选择是将“经济联盟”模式和“全球化2.0”模式结合起来。
[详见克里斯托弗·奇维维斯 伊桑·卡普斯坦(王宇译).如何在发展与安全之间寻找均衡点:美国对外经济政策的三种模式权衡.金融发展研究.2022,6.]
6、如何推动我国中小企业绿色转型?
中小企业有显著的环境足迹,节能减排潜力巨大,其绿色转型对于实现全球“净零排放”目标有重要意义。当前,中小企业绿色转型的内部动力和外部压力不足,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本文梳理总结了推动中小企业绿色转型的国内外经验:一是明确绿色标准,畅通绿色信息渠道,包括设立认证或奖励计划、利用数字技术推动中小企业碳核算和信息披露、建立沟通机制、提供技能和知识援助;二是合理、适度使用监管手段,包括明确监管要求、提高监管效率、提供监管激励;三是给予财政金融支持,包括补贴和税收优惠、绿色公共采购、绿色信贷和直接融资支持。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我国中小企业绿色转型的建议。
(详见祝红梅等.推动中小企业绿色发展的经验与思考.金融发展研究.2022,6.)
7、契约型私募基金强制清算制度的构建可舒缓清算僵局问题
由基金的信托本质和基金财产的独立性可以得出清算的必要性,但立法实践和理论研究对契约型私募基金清算问题缺乏关切。一旦遇到清算僵局,投资者损失往往难以确定,导致相关纠纷长期悬空。现有主要进路有三:以清算作为定损的唯一依据、不经清算直接推定全损和第三方估值“代清算”。坚持清算作为定损的唯一依据与清算僵局的泛在之间存在深刻矛盾,立法真空之下的破局之道正是强制清算制度的构建。借助《证券投资基金法》修订或相关司法解释出台为契机,着眼于强制清算的启动、强制清算小组的组织、基金财产强制清算的程序安排与司法鉴定的选择性引入,并以强制清算作为前置程序的衍生诉讼与怠于清算和违法清算的公法规制作为补充救济途径。以既有的公司强制清算制度为基础,充分尊重基金财产独立性与非主体性等特征,契约型私募基金强制清算制度的构建将沿着法治化轨道有序展开。
(详见吴弘等.论契约型私募基金强制清算的制度建构.金融发展研究.2022,6.)
8、加强资管产品风险监测及监管政策效果评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文基于图论与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对SD省资管产品关联关系及系统性风险特征进行实证分析,并与全国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当前资管产品整体风险可控,不同类型的资管产品面临的风险有所不同;资管产品风险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SD省资管产品在产品只数方面进行风险分散的效果优于全国,但是结合投资金额看,风险分散效果弱于全国,仍存在区域风险集聚效应;SD省前十大系统重要性产品以开放式净值型的混合类信托产品为主,信托贷款集中于部分领域,信托产品风险是当前金融风险控制的关键;资管新规效果显著,多层嵌套产品减少。基于目前资管产品市场风险状况,建议加强对资管产品资金运用的引导,建立健全资管产品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推动发行机构完善资管产品风险管控体系。
(详见张杨等.基于图论和复杂网络分析的资管产品系统性风险测度与监管政策效果研究.金融发展研究.2022,6.)
9、金融科技能有效缓解商业银行整体信贷风险
近年来,金融与科技的深度结合对商业银行影响深远,而金融科技能否以及通过何种机制促进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仍是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采用文本挖掘法构建金融科技指数衡量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基于2011—2019年我国40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考察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指数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商业银行运用金融科技可有效缓解信贷中的信息不对称,提高信贷质量,显著降低信贷风险;贷款集中度和贷款增长率具有部分中介作用,金融科技通过提高商业银行信息处理与客户管理效率,控制贷款集中度及贷款过快增长,从而分散和降低信贷风险;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存在异质性,金融科技对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缓解作用大于区域性商业银行。
(详见杨馥等.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金融发展研究.2022,6.)
10、嵌入区块链技术的政银担企金融生态圈有助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基于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经构建了以政府财政贴息或奖励、注资或成立担保公司,商业银行承办贷款,小微企业承接贷款的政银担企金融生态圈。但从实际运行情况看仍有很多不足,或者担保公司代偿率过高,或者小微企业仍然无法获得担保机构的担保等,其原因在于政银担企间缺少信息互通、行为互制的管理机制。区块链技术作为新一代数字技术重要手段,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溯源、智能合约等多种功能,可以区块链技术为底层技术,以小微企业数字化为起点,构建政银担企间信息共享、行为共约的新的政银担企金融生态圈,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应融尽融问题。同时,将商业银行和担保公司的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促进政银担企金融生态圈的健康发展。
(详见陆岷峰.区块链技术在发展普惠金融中的应用研究——基于政银担企金融生态圈的再造.金融发展研究.2022,6.)
11、如何通过区块链技术优化商业银行信贷审批模式?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重大风险之一,当前商业银行信贷审批存在着数据安全性与真实性隐患、审批流程及环节冗余梗阻风险以及审批科学性前瞻性风险,给商业银行信贷审批工作带来较大挑战。优化信贷审批模式是商业银行提升信贷审批效率和增强信用风险应对能力的重要途径。首先,分析当下商业银行信贷审批现状,基于文献对区块链技术及在其银行信贷审批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其次,提出可将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防篡改、可追溯、智能合约等特性应用于信贷审批模式中,并探讨如何解决信贷审批中数据管理、环节设计、审批科学性等问题;最后,构建商业银行信贷审批的区块链模型,并在审批各节点的身份验证、权限控制、智能合约配置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提出区块链技术优化信贷审批模式的具体措施。研究对于商业银行如何降低信贷风险、提高审批质量与效率、构建区块链信贷审批系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详见张梦婉等.基于区块链的商业银行信贷审批模式优化研究.金融发展研究.2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