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文章推荐
1、农村电商发展有助于提升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
本文采用2016—2020年县域面板数据,从场景嵌入的角度探讨了农村电商发展对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电商发展有助于提升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就细分指标而言,农村电商发展对县域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从而验证了数字金融发展的场景嵌入机理。进一步研究发现,农村电商发展对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出现在市场化程度高、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发展程度高、法治水平高的地区以及南方地区;农村电商发展也能够显著降低金融发展面临的地理排斥。鉴于此,推动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应该注重农村电商等数字乡村场景建设,同时地方政府也应提升法治化、市场化水平,以优化金融发展环境。
(详见罗兴等.电商场景嵌入与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金融发展研究.2023,9.)
2、ESG评级分歧促使审计师披露更多
的关键审计事项来应对风险
不同评级机构对同一家公司给出的ESG评级存在分歧,这会给企业带来怎样的冲击?本文以2015—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视角切入,实证检验ESG评级分歧对审计师风险应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ESG评级分歧促使审计师披露更多的关键审计事项来应对风险;机制检验表明,ESG评级分歧通过提高经营风险、代理成本和声誉风险促进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的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对非国有企业和市场化水平较高地区的企业而言,ESG评级分歧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正向关系更加显著。本文弥补了国内ESG评级分歧相关研究的不足,也为审计师规避风险、保障审计监督质量提供了重要借鉴。
(详见王积田等.ESG评级分歧影响审计师风险应对行为吗?——基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视角.金融发展研究.2023,9.)
3、海外高管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结合是当前企业提质增效、重塑核心竞争力乃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本文以2008—2021年上市企业为样本,立足高管团队经历的视角,实证考察了海外高管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海外高管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且这一效应主要来自兼具海外工作和学习经历的高管。机制检验发现,海外高管通过提高风险承担水平、缓解信息不对称以及增强创新能力等三条路径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拓展性研究发现,海外高管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行业竞争较激烈以及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企业中更加明显。以上结论不仅为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也给企业引进和选拔管理人才、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详见曹慧平等.海外高管与企业数字化转型——来自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金融发展研究.2023,9.)
4、普惠金融能否促进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助力脱贫攻坚、消灭绝对贫困取得全面胜利的基础上,促进共同富裕是下一步普惠金融工作的重点。理论分析表明,普惠金融能够通过降低金融服务门槛、促进经济增长等机制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但普惠金融市场“精英俘获”现象、经济机会不足、金融素养匮乏影响普惠金融对收入分配的改善作用,甚至可能加大收入不平等。对86个实证研究模型的Meta回归分析显示,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受到普惠金融指数构造、样本时间与区域范围等研究特征的显著影响。未来应继续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提升低收入群体的金融服务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同时更注重产业培育等“造血”机制建设,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疏通金融发挥作用的渠道。
(详见张蓓等.普惠金融能否促进共同富裕?——基于Meta回归分析.金融发展研究.2023,9.)
5、全球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如何突破“稳定区域”安全边界的?(下)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成就了世界范围内的低通货膨胀和高增长,这使各国逐渐忽视了通货膨胀指标的警示作用,也使政策制定者高估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政府长期不计成本地使用扩张性政策,政策效果的叠加与累积使得各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逐渐失去了回旋余地,突破了“稳定区域”的安全边界,最终导致全球经济面临通货膨胀高企与金融不稳定的双重挑战。因此,要想抑制通货膨胀,实现金融稳定,必须克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效应,建立健全宏观审慎框架和微观审慎框架,承认宏观政策的不完善性,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维持在“稳定区域”的安全边界内。
〔详见奥古斯丁·卡斯滕斯(王宇译).全球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如何突破“稳定区域”安全边界的?(下).金融发展研究.2023,9.〕
6、我国应加快可持续披露标准高水平建设,积极应对ISSB可持续披露准则带来的挑战
ISSB近期发布的首批两份可持续披露准则整合、细化和延伸了已有主流标准,未来可能成为全球基准性标准。准则披露边界更广,定性和定量披露内容更为全面细致,将大幅度拉高全球绿色金融标准,可能通过供应链渠道和金融市场渠道对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产生实质性影响。当前,我国碳排放核算等各项可持续披露相关的基础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要有效应对ISSB可持续披露准则带来的挑战,建议加快可持续披露标准高水平建设,不断强化企业碳核算方法指引、技术保障和数据支撑,并加强国际国内协调引导,成立相关部门会商机制,推动部分绿色金融改革试点地区和大型跨国企业等先行先试。
(详见雷曜等.ISSB可持续披露准则:对我国的挑战与应对.金融发展研究.2023,9.)
7、应当确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与显性债务合并问责监管,推进问责监管制度化
问责制被运用于地方政府债务领域,对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监管、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从现行制度看,问责监管集中在隐性债务领域,显性债务领域存在问责缺位问题。由于显性债务规模急剧扩张、偿债压力日益显现、债务风险愈加现实,应当确立对隐性债务进行风险问责、对显性债务进行绩效问责的合并问责监管,同时积极推进问责监管的制度化、法治化,并确立穿透式监管原则。
(详见于志洁等.地方政府债务的问责监管与制度完善.金融发展研究.2023,9.)
8、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促进商业银行差异化发展
如何实现商业银行差异化发展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字经济浪潮下,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能否激励其求新求变,形成各自比较优势,实现差异化发展呢?本文利用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商业银行年度数据,采用非平衡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检验数字化转型对商业银行差异化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商业银行差异化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后仍可获得一致的结论。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激励商业银行主动风险承担来发挥作用。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对投资类业务和贷款类业务差异化发展具有显著影响。边际效应检验表明,伴随着商业银行差异化水平上升,数字化转型的边际效应存在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即数字化转型不会激励商业银行过度追求差异化发展。
(详见于国栋.数字化转型对商业银行差异化发展的影响.金融发展研究.2023,9.)
9、如何更好促进银行贸易外汇收支业务真实性审核方式转型?
基于调查问卷方法,以山东省为例,从银行类型、真实性审核、银行展业、考虑因素四个维度,探索各因素在银行开展贸易外汇收支真实性审核中的依赖程度,构建基于结构方程的银行真实性审核依赖路径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未来银行真实性审核方式转变的路径。研究结果表明,银行展业仍是贸易收支真实性审核的首要依赖路径,当前银行展业能力不足以有效支撑真实性审核转型,外部监管因素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银行真实性审核转型升级,银行性质、层级对真实性审核质量存在显著的影响。
(详见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经常项目课题组.银行贸易外汇收支业务真实性审核依赖路径分析及未来转型方式研究——以山东省银行业为例.金融发展研究.2023,9.)
10、风险投资能够显著提高上市公司的股票市场认可度
随着风险投资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其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实证研究了风险投资对上市公司股票市场认可度的影响、作用机制以及经济后果。研究发现,风险投资能够显著提高上市公司的股票市场认可度,这一促进作用在监督治理强度大和监督治理成本小的公司中更大。机制分析表明,风险投资通过降低代理成本、改善信息披露质量、提升信息传递效率进而提高上市公司的股票市场认可度。经济后果分析表明,风险投资提高股票市场认可度的效应有助于公司降低融资成本和扩大投资规模。研究结论为有关部门加大政策力度促进风险投资行业发展及上市公司提高股票市场认可度提供了实证依据。
(详见黄庆成.风险投资对上市公司股票市场认可度的影响研究.金融发展研究.2023,9.)
11、我国如何加强个人养老金监管?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个人养老金健康发展,但与不少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个人养老金起步较晚,在监管中仍存在法律制度有待健全、配套制度亟待完善、监管权责界定不够细化、自律监管组织和社会监管机制缺乏、监管方式较为单一等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个人养老金监管的优势和挑战,选取个人养老金发展相对成熟且模式各异的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和新加坡等国家,从参与环节、投资环节和领取环节三个方面探讨个人养老金监管的国际先进经验,并从我国现实出发,提出了加强个人养老金监管、规范个人养老金市场发展的建议。
(详见夏诗园等.个人养老金监管的国际经验.金融发展研究.20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