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文章推荐
编者按:“贫困陷阱”是指处于贫困状态下的个人、家庭、群体等主体或单元因贫困不断地再生产出贫困,进而长期陷入低收入、低积累、低投入和低产出的恶性循环之中不能自拔的经济社会现象。面对贫困,需要找到一种能够把各种资源最大限度地诱发和动员起来的压力、诱导机制,对“贫困陷阱”给予强刺激,进而谋求规模经济的临界点效应,使之迅速摆脱贫困,进入一种新的发展均衡状态。然而,传统的扶贫开发实践往往都会在规模经济的临界点上无功而返。因此“贫困陷阱”曾被誉为发展经济学的达·芬奇密码难题。
当前,我国大规模、形形色色的扶贫开发正如火如荼。山东省境内,也陆续出现了许多初见成效的扶贫开发活动。其间,本刊从多篇来稿中精选了两篇案例分析作品。其中,山东省新泰市充分利用当地煤矿塌陷区土地的稀缺资源,策略性地规划设计出了“光伏捆绑蔬菜大棚”的扶贫开发计划,借助光伏企业的力量,在上万亩的塌陷土地上为农民“外生性”地搭建了蔬菜大棚的产业平台。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则依托原有的演出服装产业基础,顺应并有效承接了农村淘宝对演出服装间歇式消费的市场销售瓶颈的强刺激,使传统产业换发了规模经济的生机,惠及上万家贫困户,促成了当地仅次于家庭承包制的震撼效应和8 个全国级“淘宝村”。
上述两个案例,情况差异甚大,扶贫策略上也各有千秋:如果有资源禀赋而无产业基础,无须动用任何扶贫资源,资源稀缺性或者成为培植新产业平台的、最有分量的扶贫资源;如果有产业基础而又同时存在薄弱环节,对薄弱环节实施有的放矢的强刺激便是重中之重。
如果回到制度经济学的框架下思考贫困及扶贫问题,或许会有另外一番新意。众所周知,市场交易规则对所有交易主体都是平等的和公平的。但在该机制下,经济人的自利行为会自发诱导、追求规模经济效应。那些难以实现规模经济的个人、家庭、群体和地区就失去了参与市场交易的机会,失去了参与市场分工和获得分工收益的机会,长此以往的积累、叠加和循环,就出现了“贫困陷阱”等不公平结果。
好在,由政府所主导的扶贫开发对这种不公平结果实施了反向矫正。正如两篇案例所展示的那样,不论是激发旧产业,还是从外部引入新产业,都是在为贫困者寻求“强刺激”,为其寻找并提供新的交易机会,新的市场分工机会;贫困者利用扶贫的产业平台,真正步入到规模经济的交易行列中,进而走出“贫困陷阱”。
摘要
山东省新泰市充分利用当地塌陷区土地等光伏发电所必需资源的稀缺性,采用“光伏+农业大棚”的捆绑模式,较好诠释了“精准扶贫”的路线图:发挥当地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在不动用政府扶贫资源的前提下,借助光伏企业的力量,在上万亩的塌陷土地上为贫困人群“外生性”地搭建了农业大棚的产业平台。
本文分为以下几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第二部分新泰市“光伏发电+农业大棚”的扶贫路线图;第三部分“光伏+大棚”扶贫路线图的简要剖析;第四部分新泰市扶贫路线图的内在逻辑。
帮助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正规网站下载或者购买期刊《金融发展研究》(来源:《金融发展研究》201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