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文章推荐
1
一、 涉农贷款支持“三农”发展的成效显著
本文在2007—2017 年10 年数据的基础上,构建了优化的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分析四大类涉农贷款和农业经济波动各个变量之间的联动关系以及各类涉农贷款变动对农民收入的长期决定因素和短期动态变化。本文发现,各项涉农贷款余额都是引起农业经济变动的格兰杰原因,而只有农林牧渔业贷款是引起农村居民消费价格变动的格兰杰原因;各项涉农贷款对农业经济变动和农民收入变动都能在短期内产生实际的影响,并且是单向的;全口径涉农贷款对农业经济变动和农民收入变化的贡献明显,贡献度达10.1%和5.26%,金融支农成效显著。
(详见雷曜等. 金融支农成效的10 年回顾. 金融发展研究.2018,3. )
2
二、 保险公司董事会治理能够对偿付能力产生影响
随着金融业的深入发展,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利用127 家保险公司的公开数据,以因子分析法构建的公司绩效为中介变量,探究董事会治理对偿付能力的作用以及公司绩效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董事金融背景比例、董事精算背景比例和董事硕博学历比例直接对偿付能力产生影响,董事金融和精算背景比例对偿付能力有正向作用,而董事硕博学历比例对偿付能力有负向作用;董事会独立性通过公司绩效间接对偿付能力产生影响,董事会独立性对偿付能力有负向作用。
(详见郝臣等. 保险公司董事会治理、公司绩效与偿付能力.金融发展研究.2018,3.)
3
三、我国影子银行发展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存在阈值效应
本文以影子银行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双重作用为出发点,在理论证明影子银行对银行风险承担可能存在阈值效应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动态非线性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呈U形关系,存在阈值效应,阈值点出现在2013 年左右;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程度依赖于银行资本情况、经营效率与资产规模;银行风险承担与内、外部影子银行规模之间均呈U形关系,但分别位于U形曲线的前半段与后半段,即目前内部影子银行发展有助于降低银行风险承担,而外部影子银行发展则倾向于提高银行风险承担。
(详见田秀娟等. 中国影子银行对银行风险承担阈值效应的实证研究.金融发展研究.2018,3.)
4
四、沪港通对股票定价效率的改善不明显,深港通效果更为显著
沪港通和深港通的开启建立了内地与香港地区两市资本的联通机制,是我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进程中的一项探索性举措。本文基于有效市场理论分析表明,与香港股票市场的互联互通机制将提升我国证券市场的定价效率,随后分别选取了政策实施前后上证、深证股市陆股通和非陆股通股票日交易数据,构造了反映股价信息反应程度的指标、反映股价信息反应速度的指标来衡量沪港通标的股票的定价效率,运用双重差分(DID) 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沪港通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股票定价效率,市场信息反应程度有所提升,但信息反应速度并无明显改善,总体而言作用仍然有限,而深港通的开通效果更为显著,在信息反应程度和速度上均有较为明显的改善。
(详见胡振华等. 沪港通、深港通政策对标的股票定价效率影响及其对比研究——基于双重差分模型.金融发展研究.2018,3.)
5
五、韩国政府控制金融和劳动力市场,助推汇率低估政策
1961—1979 年,韩国政府严格控制了劳动力市场和金融市场,并且拥有强大的制造业部门。韩国制造业企业偏好汇率低估政策,而政府对金融和劳动力市场的控制增强了制造业企业对汇率低估政策的支持。因此在这一时期,韩国成功地实施了韩元汇率低估政策。
(详见大卫·斯坦伯格(王宇译). 为什么韩国选择汇率低估政策?(上).金融发展研究.2018,3.)
6
六、如何通过“三维熵模型”来对分级基金组合面对的风险进行度量?
本文以2015 年6 月至2016 年8 月交易量较大的40 支分级基金为样本,论证如何通过“三维熵模型”来对分级基金组合面对的风险进行度量,并挑选出合适的分级基金形成证券投资组合,结合现代投资理论中的均值—方差模型进行投资组合优化。为论证该理论的有效性和预测性,结合沪深300 指数以2016 年9 月1日至9 月30 日的日收盘价数据对这些分级基金组合的收益和VaR 风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过风险度量构建的分级基金组合在投资风险更小的情况下有更高、更稳定的收益。
(详见郭建峰等. 基于信息熵的分级基金组合风险研究.金融发展研究.2018,3.)
7
七、CAPM模型目前并不适用于中国股票市场
本文针对CAPM 模型在中国股票市场的适用性进行了实证检验,根据行业分类抽取上海证券交易所2013—2015 年216 只股票作为样本,分别进行时间序列和横截面分析。另外,考量不同行业地位的股票对市场风险敏感程度的差异,将样本股分为市场领导企业和市场落后企业,结果表明CAPM 模型在中国不具适用性,大多数投资者更多地关注于短期获利行为而不是选择长期持有股票的投资策略,市场落后企业相较于市场领导企业有较多的投机机会与投机活动。
(详见李起铨等. 股票异质性的CAPM 实证检验——基于市场领导和落后的双重视角.金融发展研究.2018,3.)
8
八、我国商业银行融资模式变化对银行风险影响的文献综述
次贷危机前,随着金融脱媒的快速发展,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融资模式已经发生变化,零售存款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存款融资占比不断提高,商业银行越来越倾向于以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金融创新为支撑的短期批发融资。本文对商业银行融资模式及其对银行风险影响的文献进行梳理,厘清商业银行融资模式的内涵和分类,分析融资模式对银行风险影响的机理,综述现有实证研究的不同研究方法和结论,以期对我国商业银行融资模式变化及对银行风险的影响提供参考。
(详见肖崎等. 融资模式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金融发展研究.2018,3.)
9
九、户主年龄、家庭资产和家庭规模对城乡居民借贷有显著影响
金融可获得性对于鼓励城乡居民借款进而刺激消费具有重要作用。城乡居民借贷作为家庭消费金融意识和需求的体现而备受关注。以2014 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的13946 个中国家庭入户调研数据为样本,运用logistic 模型分析了中国城乡居民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社会网络对借贷途径(银行贷款、亲友及民间借款) 的影响。研究发现:(1) 户主年龄、家庭资产和家庭规模对银行贷款和亲友及民间借款都有显著影响;(2) 户主学历对银行贷款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亲友及民间借款基本没有影响;(3) 农村家庭对借款的需求较大,比城市家庭获得更多银行和亲友借款;(4) 社会网络对银行贷款和亲友及民间借款都产生了重要作用。
(详见朱蓉等. 城乡居民个体特征、社会网络与借贷途径.金融发展研究.2018,3.)
10
十、2014—2017年间山东省征信市场管理指数平稳攀升,征信市场管理成效显著
随着我国征信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人民银行不断强化征信市场监督管理,取得了积极成效。刘敏通过选择运用变异系数的方法构建征信市场管理成效指数体系,基于这种方法对山东省征信管理的有效性进行总体判断。研究发现:2014—2017年间山东省征信市场管理指数平稳攀升,效率性指数稳中有进、公平性指数增长迅速、安全性指数存在波动。结合当前我国征信管理现状,从加快制度建设、科学规划市场结构等方面提出优化征信管理的政策建议。
(详见刘敏. 征信市场管理成效分析——基于山东省的数据.金融发展研究.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