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文章推荐
1
一、高端消费、高端制造业、新兴行业有较大投资机会,传统行业龙头存在结构性投资机会
2018 年的中美贸易纷争以及美联储继续加息,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偏负面;但劳动生产率上行是我国外贸崛起的根本原因,中美贸易纷争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有限。从国内来看,依靠房地产和基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不可持续,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速有望回稳;高端群体收入水平的提高拉动消费升级;高端消费和高端制造业领域有较大投资机会。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步入存量经济主导时代,并导致行业分化,在此背景下,传统行业龙头仍值得看好,该行业存在结构性投资机会;新兴行业则存在系统性机会。2018 年宏观经济政策的把握应坚持“底线思维”与稳中求进。
(详见李迅雷. 贸易纷争下的中国经济走势与投资机会. 金融发展研究.2018,4. )
2
二、 2017 年山东金融业运行总体平稳,结构性矛盾和薄弱环节仍然突出
2017 年,山东金融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区域金融运行总体平稳。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增长,贷款余额突破7 万亿元,居全国第5 位;实现直接融资5367 亿元;保险资金投资余额达到1561 亿元。省内首家民营银行开业运营。山东信托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经济金融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和薄弱环节仍然突出,全省经济增速有所下降,以传统重化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和大型企业集团高投资、高负债的发展模式,在经济下行背景下面临较大转型升级压力,大企业担保圈风险持续暴露,信贷违约率居高不下。部分中小法人银行经营风险较高。非法集资、金融诈骗、逃废银行债务等违法犯罪行为仍呈多发态势。
(详见《山东省金融稳定报告》分析小组. 山东省金融稳定报告(2018) 摘要.金融发展研究.2018,4.)
3
三、 降低贷款价值比有助于稳定住房价格泡沫
本文拟以新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为基础,在DSGE模型中的缺乏耐心家庭和住房开发企业两个部门中引入信贷约束考虑金融摩擦,以研究金融加速器对住房市场财富效应的影响。模型结果表明:(1) 贷款价值比的降低能使货币政策很好地达到稳定住房价格泡沫的目标,从而有效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2) 贷款价值比的降低会使外生冲击对住房市场的财富效应影响更显著,从而能有效防范经济硬着陆风险。(3) 金融加速器的引入使房价收入比对通货膨胀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的脉冲响应十分敏感。
(详见王勇. 金融加速器对住房市场财富效应的影响研究.金融发展研究.2018,4.)
4
四、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能够显著提升公司绩效
基于沪深上市公司2009—2015 年的数据,借助多元回归和中介效应检验方法,考察董事高管责任险、两类代理成本及公司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董事高管责任险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董事高管责任险在公司治理中发挥激励效应和外部监督职能,能够显著降低上市公司第一和第二代理成本;通过对两类代理成本的显著降低,董事高管责任险对公司绩效产生正的中介效应。
(详见凌士显等.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上市公司绩效——基于代理成本中介效应的实证检验.金融发展研究.2018,4.)
5
五、 多元化经营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以我国24 家商业银行2008—2016 年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银行规模和银行性质的视角,实证分析了银行规模对多元化经营与不同性质商业银行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多元化经营对商业银行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银行规模对多元化经营与银行绩效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银行性质是影响银行规模调节作用的重要因素,银行规模对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与绩效关系分别发挥着正向、负向调节作用,对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反映资本实力和经营风险的控制变量对调节作用的影响存在差别。研究结论可为银行业的经营管理及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决策参考。
(详见武志勇等. 多元化经营与我国商业银行绩效关系研究——基于银行规模和银行性质的视角.金融发展研究.2018,4.)
6
六、 金融因素对经济周期具有负向冲击的放大和传导作用
金融经济周期模型将“金融加速器”加入传统经济周期模型中,考察经济冲击通过金融因素放大和传导的具体过程。本文把房地产市场和信用渠道结合起来,通过建立一个两部门DSGE模型,表明房地产市场是模型的核心机制。主要变量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也表明,在非耐用品部门全要素生产率、房产部门全要素生产率、贷款与价值比率和住房偏好等因素的冲击下,经济波动被金融因素所放大和传导。因此,当前市场环境下关注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不能忽略金融因素。中央银行需要密切关注经济整体财务状况、经济结构和金融市场采取提前预警、适度货币政策,将币值稳定、金融市场稳定和经济长期增长纳入统一的目标框架。
(详见张崇圣. 金融经济周期模型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研究.金融发展研究.2018,4.)
7
七、金融部门信息甄别和司法部门取证、量刑等的缺陷导致洗钱入罪难
我国洗钱入罪判决现状可以用“线索报告多,侦察入罪难”来概括,主要原因是金融部门在信息甄别和司法部门在取证、量刑、执法力度和专业性及部门协作等方面存在缺陷。本文针对以上问题,重点剖析当前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家洗钱入罪的法律制度和司法实践,并据此对改善我国洗钱入罪难提出政策建议,包括应兼顾国际公约和国内反洗钱发展实践需求,进一步完善我国洗钱入罪的法律体系,丰富反洗钱责任义务主体,构建反洗钱法律责任体系,合理设置洗钱罪罪名体系,降低洗钱罪犯罪“明知”主观要件要求等。
(详见董龙训. 为什么我国洗钱入罪难:原因剖析及国际借鉴.金融发展研究.2018,4.)
8
八、知情交易概率的广义矩估计更容易计算得出也更具有精度优势
知情交易概率PIN 模型的极大似然估计,由于似然函数形式复杂,在最优化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计算溢出的问题。本文提出了PIN 模型的广义矩估计,并通过数值模拟比较了这一新方法和以往文献提出的原始极大似然估计、改进极大似然估计在不同情况下的估计精度。模拟结果表明,在某些情况下,广义矩估计比极大似然估计更容易计算得出也更具有精度优势。本文还提出了用bootstrap 方法对广义矩估计结果进行误差修正,进一步提高了广义矩估计方法对于知情交易概率PIN 的估计精度。
(详见郇钰等. 知情交易概率的估计方法比较.金融发展研究.2018,4.)
9
九、两类涉农金融机构的金融支持功能不强加剧农村存款外流
农村金融发展依赖于存款资金的运用,而存款是农村金融的主要资源,金融扶贫要求不断提高贷存比和涉农贷款比例,本文基于中国县域数据,利用贷存比描述中国农村存款外流的状况,并进一步探究影响农村存款外流的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农村普遍存在存款外流现象,中部农村的存款外流较东部和西部更为严重,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水平较低的县域地区存款外流情况较为严重。同时,两类涉农金融机构的金融支持功能不强,一定程度反而加剧农村存款的外流。
(详见周天芸. 金融扶贫、存款外流与农村金融困境.金融发展研究.2018,4.)
10
十、收入差距扩大增强了农户对正规金融机构的偏好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2014 年的3898 户农户的数据,运用多元有序Probit 模型研究了收入差距、社会资本及其交互作用对中国农村地区农户借贷偏好的影响,为从供给侧角度改善农村金融供给提供了证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地区整体更偏好于非正规金融机构,收入差距的扩大则显著增强了农户对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的偏好,社会资本不仅降低了农户对银行等正规机构的借贷偏好,而且削弱了收入差距扩大情况下农户对正规金融机构的偏好。
(详见樊文翔等. 农户收入差距、社会资本与借贷偏好——基于CFPS 的微观经验证据.金融发展研究.201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