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文章推荐
1
山东省应从加强规划制度建设、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构建政策支持体系、完善风险防控机制等方面加快构建绿色金融体系。
绿色金融是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山东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以及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必须加快发展绿色金融。当前,山东省绿色金融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省份相比,在规划设计、支持配套、机构和产品创新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下一步,应按照党中央关于发展绿色金融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从加强规划制度建设、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构建政策支持体系、完善风险防控机制等方面,加快构建绿色金融体系。
(详见周逢民. 加快推进山东省绿色金融改革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金融发展研究. 2019,1. )
2
预期寿命提高带来的储蓄动机抵消了老龄人口负担增加的负效应,导致我国高储蓄率
本文以1991—2014年全球范围内的91个经济体为样本,研究了人口结构变化对储蓄率的影响。本文认为,在人口结构变化方面,造成我国高储蓄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预期寿命的提高带来的“未雨绸缪”的储蓄动机抵消甚至超过了老龄人口负担上升的负效应。未来,随着人口结构比较优势的衰减,人口红利进一步消退,中国需要运用有效的政策组合,以应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挑战。
(详见高宏. 人口结构变化与居民储蓄率.金融发展研究.2019,1.)
3
规模仍是影响银行系统重要性的主要因素
复杂网络为分析系统性金融风险和系统重要性机构提供了全局性视角,但由于数据获取上的局限,我国银行系统网络构建存在困难。利用贝叶斯方法和2013—2015 年银行资产负债数据构建银行系统网络,在此基础上建立系统性损失测度指标,并讨论规模与网络中心性在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处于银行系统的枢纽位置;同业负债和入度对银行个体风险造成的系统性损失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资本缓冲和出度增大能够降低局部危机造成的整体损失。因此,规模仍是影响银行系统重要性的主要因素,而银行之间的关联性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详见邢春娜. 基于复杂网络构建的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研究.金融发展研究.2019,1.)
4
地区幸福感对企业投资水平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
本文以我国2007—2016 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地区幸福感对企业投资行为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地区幸福感对企业投资水平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地区幸福感三分位排名与企业投资水平也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地区幸福不公平感则显著抑制企业的投资水平;位于幸福“质量”最优区域的企业投资水平显著高于位于幸福“质量”次优区域的企业;这些显著关系则主要存在于成立年限较短的企业和处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中。
(详见毛文秀等. 地区幸福感对区域企业投资的影响研究.金融发展研究.2019,1.)
5
减税会刺激经济增长,但不同减税措施效果差异较大
本文构建一个纳入完备摩擦的三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预期到和未预期到的减税政策的效果及其差异。结果发现:一是减税会刺激经济增长,但不同减税措施效果有差别,消费税和劳动税减免能够带动消费和就业,但会抑制投资;资本税减免会带动投资,但抑制就业和消费。二是预期到的和未预期到的减税政策效果差异大。预期到的消费税和劳动税减免在政策实施前有紧缩效果,实施后有刺激效果;预期到的资本税减免在政策实施前后均有刺激效果,并且作用要大于未预期到的减税。基于上述结论,本文认为当前应综合运用各项减税措施,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同时应加强预期引导,优化减税政策效果。
(详见庞念伟. 纳入预期的结构性减税政策效果分析——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金融发展研究.2019,1.)
6
强化监管评级机构极有可能延续并进一步加强权力制度化
截至2018 年初,金融危机已过去近十年,信用评级机构仍然是全球许多国家公共政策重点关注的议题。本文将信用评级机构及其主权信用评级置于国际经济治理和市场监管的背景下,分析评级机构市场权力的来源,欧美监管改革的路径和监管困境,结合非国家行为体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作用,对主权信用评级价值异化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详见周嘉. 主权信用评级监管困境与信用评级机构的权力制度化——兼论非国家行为体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作用.金融发展研究.2019,1.)
7
较高的P2P网贷利率水平并未改善小微企业的高融资成本困境
P2P网贷利率作为互联网金融市场价格体系核心,其溢出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互联网金融发展演进影响下的宏观经济运行状态。本文在系统回顾P2P网贷利率微观机制与宏观效应文献基础上,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并构建多元DCC-GARCH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P2P网贷利率与正规金融市场利率的动态关联关系。研究发现:首先,P2P网贷利率波动具有聚集性特征,相对较高的利率水平并未明显改善非金融企业部门的融资困境;其次,Shibor基准利率对于P2P网贷利率与中债国债利率都具有引导作用,然而与中债国债利率存在双向溢出效应,且动态相关性更强,与P2P网贷利率仅存在单向溢出效应;第三,P2P网贷利率与中债国债利率动态关系不显著,表明我国正规金融市场与非正规金融市场之间仍然存在着结构失衡与人为分割;最后,本文从健全外部监管体制、完善内部运营机制两个层面提出针对性建议。
(详见徐云松. 基于DCC-GARCH模型的P2P网贷利率溢出效应研究.金融发展研究.2019,1.)
8
提高透明度能够增强出借人对P2P网贷平台的信任
信息披露是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363家P2P网贷平台2017年2月至7月的月度面板数据,采用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管理层信息披露对P2P网贷平台出借人信任的影响,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P2P网贷平台披露的管理层人数越多越有利于提高出借人对平台的信任;(2)出借人倾向于信任董事长具有较高学历和海外经历的P2P网贷平台,而倾向于不信任董事长具有互联网从业背景的平台;(3)管理团队中,高学历人数占比和拥有海外经历人数占比越高,越有利于增强出借人对平台的信任,而互联网从业经历人数占比越高则不利于出借人对平台的信任。提高透明度能够增强出借人对P2P网贷平台的信任。
(详见杨虎锋等. 提高透明度能增强出借人对P2P网贷平台的信任吗?——基于管理层信息披露的分析.金融发展研究.2019,1.)
9
科技与金融通过激励机制和创新机制形成了交互促进效应
基于科技金融平台演化路径的视角,对中国典型的四个科技金融平台从科技与金融的交互关系、影响交互关系的因素以及科技与金融协同发展机制三方面进行案例分析,研究了科技创新与金融服务的协同发展机制。研究发现:科技与金融通过激励机制和创新机制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彼此促进,形成良性循环;政府是科技金融平台初创期的主要因素,区域因素是科技金融平台成长期的主要因素,资本市场是科技金融平台壮大期的主要因素;科技与金融在平台初创期主要靠政府作用实现协同,在平台成长期靠政府引导和区域发展共同作用实现协同,在平台壮大期由政府引导转向资本市场导向实现协同。
(详见孙雪娇等. 科技创新与金融服务协同发展机制研究——基于中国科技金融平台演化视角的多案例分析.金融发展研究.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