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文章推荐
1、我国大多数省份处于科技金融规模效益递增阶段
本文选取2000—2015年除西藏外30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运用规模报酬可变的DEA—BCC模型,对各省(市、自治区)的科技金融技术效率水平及收敛性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全国大多数省份处于科技金融规模效益递增阶段;但整体而言,科技金融投入规模相对不足;各地效率水平虽然不断提升但区域间差异较大。科技金融技术效率收敛性结果显示全国及各地区科技金融技术效率存在绝对β收敛。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拓展科技金融资金渠道,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加强科技金融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科技金融人才素质;积极搭建科技成果孵化平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因地施策,促进区域间科技金融协调发展等对策建议。
(详见王芳等. 我国科技金融技术效率及收敛性研究——基于区域差异视角的分析.金融发展研究.2019,8.)
2、受教育程度和年龄是影响农村家庭商业保险参与度的最重要因素
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险的补充,是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农村家庭商业保险的参保率较低。本文在描述性统计分析基础上通过二Logistic 回归模型对我国不同地区农村家庭商业保险参保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并且利用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考察了各个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和年龄是当前影响农村家庭参与商业保险购买的最重要因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与度会显著影响农村家庭商业保险参保率,此为保险公司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而有益的视角。
(详见卢亚娟等. 农村家庭商业保险参与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分析.金融发展研究.2019,8.)
3、参与行为和公民行为均正向影响P2P网贷出借人的满意度
基于价值共创理论,分析P2P网贷出借人的价值共创行为与其对P2P网贷满意度的关系,并探讨出借人价值需求特征对该关系的调节效应。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参与行为和公民行为均正向影响P2P网贷出借人的满意度,且参与行为对P2P网贷出借人满意度具有更强的正向影响;出借人的学习价值需求和经济价值需求均对价值共创行为和P2P网贷出借人满意度的关系具有调节效应,且调节效应均表现为增强作用。针对上述结论得出利用价值共创提升P2P网贷出借人满意度的启示。
(详见吴庆田等. 价值共创行为能提高P2P网贷出借人的满意度吗?金融发展研究.2019,8.)
4、如何对信用债进行风险识别与风险特征分析及预判?
2018年债券市场风险案件频发,违约触发机制与以往有所不同,体现为由外部现金流收缩而非内部现金流恶化引发。从中债国债指数和经济数据的周期叠加看,流动性风险是当前信用债违约风险的集中表现。通过Fisher判别得出流动资产周转率、速动比率、总资产周转率、现金债务比和总资产报酬率等5个指标是影响信用债风险的核心指标,并由此筛选出当前信用债市场532家潜在风险企业。基于KMV模型对潜在风险企业违约距离及违约概率进行测算,存在3个高风险区间,进一步筛选出136家高风险企业。这些企业从行业看集中于制造业及批发零售业,从地域分布看集中于东部省份,从企业性质看集中于民企及地方国有企业,风险引爆时间集中于2018年四季度及2019年。
(详见郭琪等. 信用债违约:潜在水平与时空分布.金融发展研究.2019,8.)
5、山东资本市场改革历程及展望
改革开放至今,山东资本市场已在证券发行、交易行为、市场监管等方面形成比较规范的市场体系,但在服务实体经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市场主体规范运作水平等方面还面临挑战,为此需壮大上市公司群体、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提高市场主体规范运作水平、防范化解风险并提升中介机构服务资本市场能力。
(详见王殿祥等. 山东资本市场改革历程及展望.金融发展研究.2019,8.)
6、实现“去杠杆”战略应该从促进结构发展平衡入手
本文利用BIS数据库中11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杠杆率数据探讨了杠杆率的增长与经济转型的关系,为我国宏观杠杆率自2009年起的快速上涨寻找原因。本文发现各国在跨过经济转型元年后的杠杆率都存在不同幅度的跳跃上升现象,说明从制造到服务的经济转型造成的需求结构变化和需求收入弹性变化短期内会提升杠杆率。但是各发达国家和地区服务业发展不受限,经济平缓转型,使得杠杆率增长在5年内均趋于平缓。该现象对于我国应对杠杆率上涨的策略提供了借鉴:实现“去杠杆”战略应该从促进结构发展平衡入手,减少对服务业的管制政策,促进服务业供给的快速增长。
(详见张明源等. 杠杆率上涨的内在机理——基于经济转型的视角.金融发展研究.2019,8.)
7、美国EESA法案为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处置制度建设提供启示
2008年美国出台和实施的以“问题资产救助计划”为核心的《紧急经济稳定法案》(简称EESA)已逾十年。EESA是针对美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扩散时的紧急处置制度。该法案的制定和实施虽然对遏制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进一步恶化意义重大,但执行中也暴露出了法律争议、利益冲突、道德风险、偏离目标等问题。危机后的《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针对EESA执行中的问题进行了回应和修正。反思和借鉴EESA的执行和修正情况,为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处置制度建设,从救助制度、处置方案、权力制约和利益平衡等方面提供启示。
(详见李秦. 美国EESA法案系统性金融风险处置的反思与启示.金融发展研究.2019,8.)
8、美国小企业管理局的基本框架与主要目标
美国小企业管理局是美国小企业的最高政府管理机构,负责向小企业提供资助和支持,负责维护小企业的利益。小企业管理局的主要目标包括支持小企业增加收入与扩大就业、建立良好的创业系统和商业环境、帮助小企业进行灾后重建以及提升服务小企业的水平。
(详见琳达·麦克马洪(王宇、黄珊译). 美国小企业管理局:基本框架与主要目标.金融发展研究.2019,8.)
9、通货膨胀惯性应成为货币政策调控的重要考虑因素
通货膨胀惯性指通货膨胀受到随机扰动的冲击之后偏离其均衡状态所持续的时间,是各国通货膨胀普遍存在的一种重要特征。本文在构建一个包含通货膨胀惯性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NKDSGE)的基础上,引入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规则,研究了通货膨胀惯性对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影响及福利损失问题。研究发现通货膨胀惯性在提高了货币政策促增长的调控效果的同时,也弱化了货币政策反通货膨胀的调控效果;政策冲击导致的福利损失随着通货膨胀政策目标权重的增加不断降低。研究表明央行在对政策调控的力度和节奏把握过程中,通货膨胀惯性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无论价格型还是数量型货币政策,央行给予通货膨胀目标较高的权重,均可以降低政策冲击导致的福利损失。
(详见王治政. 通货膨胀惯性对货币政策调控效果有影响吗?金融发展研究.2019,8.)
10、融资约束抑制股利平稳性,股权结构在二者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
稳定的分红对现金流要求较高,融资约束的存在可能会加剧企业对内部现金流的依赖,影响现金股利的发放。不同股权结构下代理成本差异很大,现金股利分配可以通过减少自由现金流来降低代理成本,因此股权结构对融资约束与股利平稳性关系的调节作用值得研究。从代理成本的视角,以我国2012—2016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对象,对融资约束、股权结构和股利平稳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融资约束抑制了股利平稳性,股权结构在二者之间的关系中起到了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国有控股、较高的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均能够削弱融资约束对股利平稳性的负向影响。因此,加强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治理以及解决企业当前的融资困境对促进现金股利的平稳性尤为重要。
(详见翟华明等. 融资约束、股权结构和股利平稳性.金融发展研究.2019,8.)
11、放松卖空管制可以降低公司的债务融资成本
本文利用我国证券市场推出融资融券制度这一准自然实验,基于放松卖空管制的经济后果这一研究基础,进一步研究放松卖空管制如何影响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从卖空机制对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公司现金价值及对公司会计稳健性的治理作用来看,放松卖空管制通过这一系列治理作用降低了公司的债务融资成本。进一步在不同产权性质条件下,对其进行分组回归,发现卖空机制在民营企业中对债务融资成本的降低作用更为显著,并且在股权集中度高的样本中,债务融资成本的降低作用更为显著。
(详见成群蕊等. 放松卖空管制与债务融资成本—— 基于融资融券制度的准自然实验.金融发展研究.2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