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文章推荐
1
对外直接投资会对一国或地区的资产价格产生负向影响
本文利用26个发达经济体和15个新兴经济体2005—2018年的季度跨国面板数据,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国或地区资产价格的影响。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会对一国或地区的资产价格产生负向影响,并且不同经济体的对外直接投资对资产价格存在非对称性影响,新兴经济体的对外直接投资对资产价格的负向影响相对更大。进一步的渠道分析发现,无论是在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中,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国或地区资产价格的影响均以直接渠道为主、间接渠道为辅。
(详见李芳等.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国或地区资产价格的影响及渠道分析.金融发展研究.2020,10.)
2
如果发生严重金融危机,银行将承受最大的资本缺口
本文采用条件在险值CoVaR、边际期望损失MES、金融巨灾风险指标Catfin、SRISK和中国CISS指数,研究了我国44家上市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溢出效应及不同时段的演变特征,并比较五种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指标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发现:(1)银行、保险和证券的MES和SRISK依次递增;证券、保险和银行的CoVaR依次递增;保险、证券和银行的Catfin依次递减;不同度量方法得到的结果有一定的差异。(2)CoVaR、MES、Catfin和中国CISS指数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其在危机时期风险较高,危机过后呈现向下趋势。(3)中国SRISK自金融危机以来一直呈上升趋势,且银行积累的风险比任何其他金融机构都多。总体来看,银行业是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来源,一旦发生严重金融危机,银行可能承受最大的资本缺口,而证券公司将承受更大比例的短期损失,从而面临更高的风险。
(详见欧阳资生等.中国上市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度量方法比较研究.金融发展研究.2020,10.)
3
扩张性货币政策调控下的货币供给向可贷资金的转化受阻
随着商业银行对再贷款、降准等扩张性货币政策依赖性增强,经济中定期储蓄不断下降,货币投放向可贷资金的转化遇到了障碍。进一步研究发现,扩张性货币政策通过两种机制抑制储蓄积累,进而影响经济体中的货币需求结构:一方面,货币政策调控会改变市场主体的通胀预期和时间偏好,增加当期消费,降低储蓄水平;另一方面,扩张性货币政策容易造成无效投资、降低资本边际效率,从而减少可贷资金供给来源。最后,本文从鼓励储蓄、引导通胀预期、考虑储蓄约束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详见山成英等.货币政策调控对货币需求结构的影响——基于可贷资金的视角.金融发展研究.2020,10.)
4
高风险、强溢出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风险表现的主要特点
区域经济联系的加强为金融风险在区域间的传染提供了便利。本文通过构建区域金融风险指数,采用VARX模型对我国31个省区(不含港、澳、台地区)金融风险的传染效应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高风险、强溢出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风险表现的主要特点,而低风险、强吸收则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金融风险呈现的主要特征;东北地区、西北地区是我国区域金融风险传染的主要输出区域,华东地区、华北地区则是我国区域金融风险传染的主要吸收区域;大部分省份在区域内的净传染效应与全国层面基本相同,华北地区及华东地区的部分省份呈现某些特殊性,其在区域内的传染效应明显强于全国层面。充分把握欠发达地区对其他区域金融风险的传染因素,明确金融风险传染渠道,对于提高我国整体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详见张帅.基于VARX模型的我国区域金融风险传染效应分析.金融发展研究.2020,10.)
5
世界需要一个运行正常的多边贸易争端解决机制
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谅解”机制建立了国际贸易争端的解决原则和解决程序,鼓励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国际贸易争端,并设立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对协商无法解决的贸易争端案件进行审理。在此之外,美国通过自由贸易协定为解决其与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方之间的贸易争端提供了一个选项,且大多数的美国自由贸易协定包含“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但目前美国的“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存在争议。近期美国又对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提出质疑,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争端解决机制面临可能消亡的风险或发生重大变革。美国政府应当认识到,美国和世界都需要一个能够正常运行的多边贸易争端解决机制。
〔详见伊恩·弗格斯森(王宇译).世界需要一个运行正常的多边贸易争端解决机制.金融发展研究.2020,10.〕
6
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如何控制?
供应链金融整合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面临难题的同时,也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基于济南实践,分析了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及风险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更为完善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和Logistic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多维度采集中小企业数据的基础上,关注供应链稳定程度及核心企业特点,提高商业银行全流程风险监控水平,有利于供应链金融健康发展。
(详见郑昱等.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研究——基于中小企业融资视角.金融发展研究.2020,10.)
7
商业银行信贷审批架构改革如何进行?
在经济“三期叠加”的下行压力下,近年来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面临较大考验。为提升对“新常态”的适应能力,各商业银行普遍将信贷审批架构作为改革的重点内容。本文着眼于公司信贷业务,对审批人制、委员会制等两类典型的信贷审批架构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影响审批架构的主要因素包括风险发展的平衡、审批责任的界定、组织架构的选择、信贷制度的建设、人才队伍的配置等。在各因素的直接、间接共同作用下,最终架构的形成是与当前国情、文化和本行经营发展特点相适应的结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审批架构的演化发展趋势和可行的改革路径。
(详见张霁阳.商业银行公司信贷审批架构的对比评估及改革趋势研究.金融发展研究.2020,10.)
8
山东地方银行的会计信息质量与上市地方银行间的差距逐步缩小
本文基于山东地方银行上报中国人民银行的会计资料和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以上市地方银行为对照,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分析对会计信息质量及具体表现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山东地方银行的会计信息质量低于上市地方银行,其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可比性、完整性和可靠性等均有待提高,但差距逐步缩小;(2)资产规模、资本充足率、盈余水平和期初贷款损失准备水平等因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在山东地方银行和上市地方银行中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从制度法规、监管规范、科学技术等方面就如何提高商业银行的会计信息质量提出政策建议。
(详见刘青松等.山东省地方银行会计信息质量及其监管研究.金融发展研究.2020,10.)
9
知情交易概率可作为流动性匮乏、流动性溢出及市场不稳定的预警指标
本文构建TVAR模型并将知情交易概率作为门限变量,研究得出知情交易概率存在双门限值,据此将信息不对称划分为三个区制,发现在低区制流动性溢出效应不显著,在中间区制流动性溢出效应开始变得显著,在高区制流动性溢出效应明显增强。此外,在不同信息不对称区制下,随着区制转换,知情交易概率对现货市场流动性的影响由正向变为负向,对期货市场流动性的影响由负向变为正向。区制分析表明,知情交易概率门限值可以作为市场流动性匮乏、流动性关联异化和市场不稳定的预警指标,通过建立知情交易概率分级预警制度,监管者可以尽早监测到市场的异常变化,尽早防范和化解风险。
(详见李延军等.信息不对称对股指期现货市场流动性不稳定的预警研究.金融发展研究.2020,10.)
10
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存在明显的行业同群效应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纷纷聚焦于同群效应对企业财务决策的影响。为探究行业中观因素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本文以2010—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盈余管理同群效应的存在性、影响因素以及经济后果。研究发现: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存在明显的行业同群效应,而且这种同群效应还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进一步检验发现,行业竞争程度、产权性质以及成长性均对盈余管理同群效应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将加剧盈余管理的行业同群效应;行业中盈余管理同群效应不仅会提高本企业的股价暴跌风险,还将加剧整个行业板块的股价暴跌风险。本文从行业中观层面丰富了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的研究,揭示了盈余管理同群效应的前因后果,为监管者识别盈余管理同群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有助于投资者理解盈余管理同群效应的放大作用。
(详见刘静等.近墨者黑:盈余管理同群效应与股价暴跌风险研究——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金融发展研究.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