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作品
作品内容:
莱芜市金融学会
打开尘封的记忆,回到1982年,迎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伴着社会各界的阵阵掌声,一个全新的金融研究组织——山东省金融学会正式成立了。
追随于改革开放大潮,奔波在社会主义建设征途,省金融学会一路走来,步履铿锵。从最初的默默无闻到如今拥有较高社会知名度;从专业的金融研究学术团体扩展到如今拥有众多会员单位和个人会员的大型社团组织;从单一的课题研究发展到金融科普、智库建设、理论研究等多元化业务模式……四十年栉风沐雨,四十年砥砺前行,惊艳了时光,温暖了岁月。
回首2018年7月,怀揣着青春的梦想,我有幸加入了山东省金融学会这个大家庭,转眼间已有四年的时间了。四年间,正是省金融学会组织举办的一次次活动,帮我褪去了青涩的学生稚气,完成了由学生向央行员工的转变,并深深烙上了金融人印记。回想起这四年间的经历,有所学、有所为,更有所悟。
勤学多思,是省金融学会助我在学习中磨练提高。“岁月莫从闲里过,成功须向勤中求”。成长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2018年一入职,便参与到省金融学会重点课题研究中,刚接触这项工作时,完全陌生的领域让我无所适从,仍记得我对着政策文件中一个个专业术语时的一脸茫然,也记得写的材料被改的面目全非后的低落与失意。但风物长宜放眼量,人生在勤,不索何获之。为适应角色的转变,我将学习作为履职的第一需求,从领导讲话文件学起,发掘其中的热点,把握课题的方向;从政策制度学起,熟知政策导向,努力追求创新;从优秀的课题成果学起,改善自己的思维,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2018和2019年,我连续两年参加了《金融发展研究》编辑部组织的金融研究与案例写作培训班,深入了解金融理论与实务前沿,也更加关注国内外的经济金融讯息,递延深入、广泛汲取,在学习中不断增强对自身工作的战略认知,坚定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业务素质和金融研究工作本领。
行胜于言,是省金融学会助我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青春在于超越,在于勇敢突破自我。四年的工作时间里,我逐渐地适应了工作,不断地成长和成熟。连续四年参加“汇研识金”摄影比赛,使我感受到生活中每时每刻都有着震撼心灵的画面;积极加入“嬴·爱”央行志愿者服务队,参加金融抗疫志愿服务活动;同时用手机中的相机,记录瞬间情与景,宣传身边人和事,见证感人言与行。这些照片中传递出的正能量,不断激励我在温暖中继续向前。参加山东省防范金融诈骗法律知识网络竞赛,加强了金融法律知识普及教育,提高了金融风险辨识能力;参加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金融知识竞赛,自觉提高思想政治站位,不断将理论学习成果融入具体工作,以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更加务实严谨的作风和更加求实进取的态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牢记使命,是省金融学会助我在感悟中坚定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金融是用意志和勇气谱写的人类史诗,其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革命文化内涵。四年来,我始终铭记红色金融精神,积极参与红色金融研究,多次到“北海银行泰山区办事处”旧址——莱芜区古德范村参观学习;积极利用辖区拥有的红色金融资源优势,多次参与追寻、发掘北海银行在莱芜地区的革命事迹;参与研究北海币在莱芜地区的发展史和作用,积极参与撰写调研文章,努力肩负起一名基层央行人在弘扬红色金融文化中的责任和担当。
不忘初心再出发,牢记使命启新程,学会未来更美好,是我们共同的希冀。作为一名基层央行人,作为一名金融学会的新兵,利用这个机会,我也斗胆进言,希望学会更好坚持“以人为本”的办会理念,更好激发会员单位的参与热情,为山东省金融研究事业汇聚起更为强大的力量。一是更好发挥学会“思想库”与“智囊团”作用,推动加强对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红色金融史研究等热点领域的课题研究。二是更好发挥学会“桥梁纽带”作用,以金融学术交流为引擎,建立起多主体协作的科研创新机制,为政、银、企、校、媒搭建金融合作与创新桥梁,深化金融创新协作,发挥比较优势,凝聚起发展合力和共识。三是更好加强学会组织建设,打造包容并蓄的“学术大家庭”,调动会员单位的科研积极性,不断提升学会的代表性、凝聚力。
四十年的奋斗史,凝聚着一代代学会人的心血和汗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山东省金融学会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加快金融改革开放进程,维护金融安全稳定……一项项沉甸甸的责任,需要全体金融学会人共同承担、共同坚守。面对征程,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参与和推动学会智库建设升级,以学术耕耘诠释金融担当,以资政利民兑现服务承诺,奋力跑出金融“这一棒”的最好成绩,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