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研成果
作者 \ 焦玉泉、王戈、赵晓军、刘贝贝、徐田娜、孙崇、董静静
摘要: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创业富民的重要渠道,为小微企业纾困解难、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是做好“六稳”“六保”的重中之重。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是长期以来困扰小微企业发展壮大的难题,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近几年,商业银行聚焦内外部大数据的获取和整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风险识别和管控模型,改造信贷审批和发放流程,创新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大数据已成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金钥匙。
本文首先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对传统小微企业信贷模式进行研究,指出由于小微企业自身存在的经营风险大、管理不规范、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商业银行的传统信贷业务模式难以满足小微企业“短、频、快”的资金需求。然后以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为例,分析了大数据技术在小微企业贷款领域的应用情况,指出大数据技术能够有效破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最后分析了大数据技术在小微企业贷款应用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及政策建议。
目前学术界对于大数据技术在小微企业贷款中的应用持支持态度,但主要是从宏观理论方面进行研究,对于如何获取大数据、如何利用大数据优化传统小微贷款流程、如何通过大数据做实小微贷款风控等微观应用方面尚未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偏向于业务实践研究,以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为例介绍了小微企业贷款领域大数据技术应用方法、应用现状、改进措施及政策建议,为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贷款领域的线上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有效指引,对于地方政府、监管部门制定相关支持政策、监管政策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一、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选题背景:近年来邮储银行紧跟时代发展趋势,积极在小微企业贷款领域应用大数据技术,在大数据获客、线上贷款及贷后集中监控等领域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服务小微企业的质效明显提升。
2、选题意义:本文不仅丰富了大数据技术在小微企业贷款领域的具体应用研究,并且对大数据技术在小微企业贷款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提供一定的助力。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相关研究;2、国内相关研究;3、文献述评。
(三)研究思路。
1、研究内容。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三章,传统信贷模式下小微企业贷款问题分析;第四章,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小微企业贷款领域大数据技术应用现状分析;第五章,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小微企业贷款领域大数据应用改进措施;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2、技术路线图。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小微企业贷款。
本文关于小微企业贷款的相关研究内容、相关研究数据均与银监办发〔2018〕29号文件中关于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定义保持一致。
(二)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一般包括数据获取、数据处理与集成、数据分析与应用等三个阶段。
(三)信息不对称理论。
正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才导致商业银行、小微企业双方风险和成本的增加,这也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的主要原因。
三、传统信贷模式下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分析
传统信贷模式下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是影响小微企业发展壮大的难题,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节将通过对传统信贷模式下小微企业贷款业务流程的梳理,分析出信息不对称是造成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主要原因。
(一)传统信贷模式下小微企业贷款业务流程。
传统信贷模式下小微企业贷款业务流程与普通大企业贷款类似,主要包括贷前调查、贷中审批、贷后管理等三个主要的业务环节,主要依靠客户经理、审查审批人员通过线下进行流程操作。
(二)传统模式下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原因。
1、小微企业自身方面。
(1)经营风险大;(2)信息披露不充分;(3)内部管理欠规范;(4)缺乏有效的抵质押和担保。
2、商业银行方面。
(1)贷款风险不确定性大;(2)业务成本相对较高。
四、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小微企业贷款领域大数据技术应用分析
(一)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小微企业贷款发展现状。
截至2020年9月底,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443.98亿元,不到三年时间翻了一番,客户数量突破10万户。
(二)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小微企业贷款大数据技术应用情况。
1、应用概述。总而言之,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促使商业银行对传统小微企业贷款融资模式进行升级优化,对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有着非常明显的助力。
2、多渠道获取整合各类大数据。内外部数据的获取和应用,能够有效反应企业的基本信息、经营现状及变动情况,将过去线下收集的信息、资料实现线上化、准确化,能够对企业进行有效画像,有效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3、数据处理与集成。数据的处理与集成主要是对已获取的各类数据进行筛选、处理和整合的过程,首先从海量的数据中筛选出能够对小微企业贷款业务有帮助的信息和数据,然后将其中的无用或错误的数据进行清理,最后进行整合和存储,为下一步的分析与应用奠定基础。
邮储银行总行与山东省分行建设了多个数据处理平台,作为大数据获取、对接和应用的平台,总行建设了网贷业务平台、贷后监控平台,省行则建设了数据分析平台,其中总行网贷业务平台是数据接入和处理的主要平台,各类前端应用均依靠该平台所处理与集成的各类数据。
4、主要应用现状。数据分析与应用是整个大数据技术最为核心的部分,该流程是以处理与集成后的数据作为基础,然后根据业务部门的应用需求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应用,目前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数据分析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线上产品;(2)改进流程;(3)智慧营销;(4)智能风控。
(三)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小微企业贷款领域大数据技术应用问题分析。
1、内部方面。
(1)产品创新运行能力还需提升;
(2)客户营销智能化程度偏低;
(3)智能风控仍需完善。
2、外部方面。
(1)数据使用方式还需探讨;
(2)客户身份认证难度大;
(3)有牌照的数据运营公司数量少。
五、小微企业贷款领域大数据应用改进措施及政策建议
(一)强化金融科技队伍建设。
一是商业银行应立足自身科技能力现状,制定信息科技发展规划,加大信息科技人才的招聘,完善信息科技人员队伍建设,持续做好银行信息科技能力的提升,将信息科技能力、大数据应用能力作为未来的核心生产力,为小微企业融资的线上化、智能化转型打下人员、机制基础。
二是商业银行应当建立自身的数据集市及数据仓库、数据分析平台及网贷业务平台,小微信贷业务部门与信息科技部门加强协同联动,共同做好内外部各类数据的治理和应用,为各类大数据的应用、线上贷款场景的丰富打下数据、系统基础。
三是商业银行应持续加大大数据应用和线上小微企业贷款产品的培训力度,持续推广数据挖掘和数据应用思维,树立全员数字化转型意识,鼓励全员学习大数据、推广线上小微企业贷款,重点做好现有线上小微贷款成熟场景如纳税场景、政采场景、结算场景的营销推广工作。
(二)持续丰富线上贷款场景。
一是加快探索围绕政务、产业链和渠道平台等数据维度搭建应用场景,探索实现医保结算、自然资源、不动产以及核心企业ERP等重点数据的接入和应用,进一步丰富外部数据的应用范围,持续丰富大数据应用场景,为特定领域的小微企业提供更优质的线上金融服务。
二是结合线上贷款业务场景设计理念,做好内部存量客户的数据分析,筛选出符合线上贷款业务场景的存量客户名单,下发支行、网点、营销人员进行对接营销,实现行内存量客户融资需求的有效挖掘。
三是商业银行应在微信公众号、手机银行、网络银行、官网等设置线上贷款申请入口,提升小微企业线上贷款申请便捷性。
(三)完善智能风控体系。
商业银行应当进一步完善小微企业贷款贷后监控平台,将市场监管、负面信息、内部交易、征信、电力等数据信息的纳入贷后监控平台进行整合使用,利用大数据分析小微企业经营变动情况,从多维度监控小微企业风险状况,进一步提高贷后管理能力、贷后管理效率、风险监控精确性,有效解放客户经理、营销人员,提高客户经理小微企业贷款的管户数量、管户能力。
(四)探索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线上化。
除为小微企业提供线上融资服务之外,商业银行可以探索建设线上化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向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的线上化综合服务,以综合、开放的理念促进银企双方共生、共享,形成数字普惠良性生态循环。
(五)加大小微企业线上化融资的政策支撑。
1、持续推进政务大数据的有效整合。
山东省大数据局成立以来,实现了税务、社保、公积金、自然资源等多维度政务大数据的有效整合和使用,上线了爱山东APP、山东省企业融资服务平台等服务平台,对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有效助力。但部分政务大数据如医保结算、市场监管、科技等数据尚未实现全量接入,建议省政府、省大数据能够将各类政务大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接入和整合,并向商业银行进行开放,以便商业银行开发、创新更多的有效业务场景,为小微企业提供更便利、精准的融资支持。
2、加快完善大数据相关监管法规。
大数据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重要的资产和资源,但关于大数据获取、使用和管理等方面的监管法规仍然不够完善,建议省政府及相关部门能够加强研究,进一步完善大数据方面的相关监管法规,有效防范大数据的非法获取和使用,确保商业银行能够安全合规使用大数据。
3、向更多的大数据运营公司颁发征信牌照。
我省目前仅有天元大数据一家有征信牌照的数据运营公司,商业银行可以合作的大数据运营公司数量较少,建议地方政府、监管部门能够鼓励和推动更多的科技公司参与到企业征信数据市场中,进一步提升企业征信数据市场的活力,以便商业银行与更多的大数据运营公司开展合作,持续拓展业务合作场景和提升小微金融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