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作者 \ 王富全、杨培和、董旭洲、李斌、安平、陈坤、孙鑫、赵映光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将政策着力点聚焦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层面上来,并提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的重要支撑。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聚焦产业兴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的金融服务,要加大金融精准扶贫力度,将信贷供给与产业协同发展作为破解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命题的关键环节。为什么将信贷供给与产业协同作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二者之间的真实协同性处于什么水平,阻碍二者发挥协同效用的堵点、难点是什么,促进信贷和产业之间良性循环的方法是什么,上述一系列问题的答案,关系到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实际效果,也影响到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效果。
一、 绪论
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金融系统在改造乡村产业系统,同时也在接受乡村产业系统的改造。因此,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程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在实践中的重要体现,蕴含了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交互影响、相互改造的变化过程。本课题以山东省县域经济为例,对金融系统与乡村产业系统之间的协同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并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对二者之间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为推动金融子系统与产业子系统协调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二、 文献综述与理论假设
(一)文献综述。
1、金融资本与产业融合;
2、涉农信贷与乡村经济。
(二)理论假设。
三、 实证检验
(一)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二)模型设定;
(三)检验结果;
(四)耦合效应进一步检验:库兹涅茨曲线;
(五)异质性分析;
(六)稳健性检验。
四、 一个微观案例
鉴于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金融子系统与产业子系统之间的复杂关系,开展一定的案例研究有助于加深对这种复杂性理解,并对政策的有效提出提供一定的借鉴。近日,山东省PX地区DZ村开展了一次信用贷款和特色产业协同发展的试验,通过构建特色经营主体的方式,建立了金融子系统和产业子系统之间的内部循环。通过对比DZ村试验前后的变化,可以加深我们对于农村地区信贷供求状况的理解,为寻求破解银行信贷与涉农产业内部循环不畅的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DZ村。
DZ村人口1260人,耕地面积2774亩,具有中国典型的村落特征:一是以血缘、地缘关系为纽带(赵文杰,2018)。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经济活动人口和农业从业人口不断减少(赵周华,2018)。三是经济上可以实现某种程度的自给自足,传统农户的金融服务需求仍然相对较低。四是民风淳朴,特色产业相对不发达。
(二)A农商银行。
A农商银行是由A农村信用合作社改制而来。20世纪90年代,A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主要业务是吸收村民的存款,并向村民发放一部分农业贷款,在PX地区涉农金融业务中占比一度超过了90%。A农村信用社向村民发放的贷款基本上可以分为保证贷款和抵押贷款两种类型。保证贷款主要是指农户联保贷款,是没有直系亲属关系的农户在自愿基础上组成联保小组,对联保小组成员提供的贷款。抵押贷款是以资产作为抵押物发放的贷款,其发展受到农户合格抵押品数量[1]的限制。在农户贷款中,保证贷款占大头,占比87.1%。
(三)DZ村的产业试验与A农商行的信用贷款试点。
1、DZ村的改变。
(1)引入特色农业产业园项目;
(2)各方参与及分工。
2、A农商行的改变。
(1)信贷创新;
(2)DZ村试点;
(3)大范围推广。
(四) 乡村信贷与产业协同的逻辑与思考。
1、 一般性分析。
(1)农户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双向鸿沟,使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难以直接逾越,客观上助长了金融资源的不充分、不均衡配置。从案例来看,这种双向鸿沟是由农户金融需求的特殊性及农村金融供给的有限性共同造成的。
(2)在缺少农业龙头企业的地区,以乡镇、村集体、涉农平台公司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扩张,为弥合农户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双向鸿沟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3)使可能变成现实的其他条件。
2、拓展性分析:一个金融资本视角。
(1)金融资本;
(2)金融资本、城乡产业资本如何相互影响;
(3)城市金融资本与乡村产业之间的相互改造。
五、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1、当前,在山东省乡村地区中,金融子系统与产业子系统处于较低协调水平。
2、实证结果表明,在现有协调水平下,过度的信贷扩张会对乡村振兴产生不利影响。
3、案例研究表明,在多方推动下乡村产业主体的创新发展,以及乡村经济金融生态环境的实质性改善有助于提升金融与产业之间的协调水平。
(二)政策建议。
1、多措并举推动新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因地制宜统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二是拓展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来源;三是加快构建完善的社会资金投入激励机制和引导机制。
2、重点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一是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数据信用建设进程;二是创新金融产品,放宽涉农信贷抵押物范围,灵活设置产品期限;三是探索建立农业供应链融资交易平台。
3、构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信贷体系。一是健全乡村振兴信贷政策体系;二是打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系列产品线;三是创新用好投贷联动等新型金融工具;四是探索建立农户有形资产抵押融资模式;五是完善农村地区信用体系建设。
4、构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模式。一是构建线上化服务模式;二是构建链条化服务模式;三是构建圈层化业务模式;四是构建融合化服务模式。
5、强化金融科技创新应用服务乡村振兴。一是强化线上线下渠道创新融合;二是做强做优线上融资服务;三是打造智慧乡村综合服务平台。
6、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健全绿色金融服务体系。一是将农业农村作为发展绿色金融的重点领域;二是完善绿色信贷政策;三是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四是创新绿色金融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