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项目负责人:杨国月
项目组成员:吴显明、张占勇、李建行、李明超、李兆亮
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三农”金融服务研究
——以农行青岛分行为例
摘 要
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结构性问题较为突出,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在农业农村发展新的历史阶段,要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的紧迫任务和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主线,着力稳定粮食生产,推进结构调整、绿色发展、创新驱动和农村改革。十九大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与国民经济联系最为密切的银行业,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责任重大。农业供给侧改革也将催生涉农金融服务新需求,为商业银行服务“三农”提供更大的市场。目前商业银行支持农业供给侧改革步伐落后,普遍存在信贷支持不到位、产品服务单一、创新不足、前瞻性不强、渠道不广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当前新的历史阶段农业供给侧改革任务为研究基础,以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特点为参照对象,分析我国农业存在的“七个问题”,总结农业供给侧改革“四个措施”,提出商业银行服务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四个机遇”和“二个矛盾”,探索商业银行“三农”金融服务新模式,并以农行青岛分行为例,提出优化三农信贷政策导向、创新信贷模式产品、建设三农服务渠道、推进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加强金融精准扶贫的对策,推动商业银行尽快适应农业结构调整需要,更好地服务农业供给侧改革,推进农村农业全面转型升级。
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背景、现状和重点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业取得了一定成就,农产品产量、生产条件、生产技术均有较大提升,部分地区已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但随着农业发展,老问题不断积累、新矛盾不断涌现,我国农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七个问题”。
(一)我国农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从发达国家农业发展历史看,实现农业现代化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农业生产设施和技术的现代化,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
1.品种结构不平衡。2.生产条件仍不够现代化。3.农业集约化和农民组织化程度偏低。4.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滞后,带动能力不够突出。5.农业服务体系不完善,产加销发展不够协调。6.农民收入增长面临瓶颈。7.农产品质量、价格不优,国际竞争力不强。
(二)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重点措施。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主要背景是当前农业供给的产品结构和产品质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精细化、绿色化、安全化需求,存在供需错配的矛盾。
1.调结构,解决供需错配问题。2.提质效,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3.惠农民,改善农民生活。4.促改革,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
(三)青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特色。青岛市农业现代化水平总体高于全国,但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
1.从“调结构”看,青岛市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粮食自给有余,蔬菜、油料、畜产品、水产品均衡供给能力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2.从“提质效”看,青岛市总体农业现代化水平高于全国,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
3.从“惠农民”看,2016年末城镇化率达71.53%,居全省首位。
4.从“促改革”看,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发放流转土地经营权证书面积7.8万亩。
二、银行服务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不断推进,将催生大量金融需求,为银行服务三农带来大量机遇。而商业银行目前服务“三农”的产品、制度、机构等仍存在问题和症结。
(一)服务农业供给侧改革是商业银行开拓新市场、保持快速发展的重大机遇。
1.普惠金融发展机遇。2.传统信贷业务发展机遇3.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转型发展机遇。4.深化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机遇。
(二)银行服务农业供给侧改革仍存在“二大矛盾”。
1.日益多元化的三农信贷需求与银行信贷供给的矛盾。2.日益旺盛的三农金融需求与银行机构、人员、服务半径之间的矛盾。
三、商业银行服务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创新发展策略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对银行提出明确要求:“推进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加大“三农”金融产品创新和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力度。”农业银行作为“三农”金融服务的国家队、主力军,做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服务,既是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履行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也是拓展“三农”新市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机遇。
(一)优化信贷导向,更加契合农业供给侧改革。目前受制于渠道、员工数量不足,银行三农信贷业务仍停留在被动发展模式,“坐门等客”居多,对信贷投向的选择性和导向性较低。
1.应大力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服务好“调结构”。2.应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服务好“提质效”。3.应大力支持特色农业、品牌农业、绿色农业发展,服务好竞争力提升。4.应大力支持新型城镇化、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服务好“惠农民”。
(二)创新信贷模式产品,破解农户融资难难题。围绕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多元化金融需求,进一步创新和完善金融产品、服务,构建完善农业信贷体系,实现银行信贷供给和“三农”信贷需求的无缝对接。
1.创新增信模式。要大力发展政府增信业务。2.创新信贷品种。
(三)创新三农服务渠道,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覆盖度。随着金融科技突飞猛进,银行迎来了以智能设备、科技应用替代传统网点、人员的转型机遇,要加快建设“网点+代理服务点+自助设备+网银掌银”的多元渠道体系,有效解决服务渠道难以覆盖农村的问题。
1.大力发展农村代理服务点。2.大力发展农村自助渠道。
(四)创新互联网金融,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中央一号文件要求,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小额存贷款、支付结算和保险等金融服务。
1.线上信贷业务。2.线上电商业务。3.线上结算缴费业务。
(五)创新推进金融精准扶贫。针对扶贫中的困难,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充分发挥银行在渠道、资金、产品、科技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健全金融扶贫工作机制,加强和创新金融扶贫工作,全力助推脱贫攻坚战。
1.加大扶贫贷款投放力度。2.发挥产业扶贫带动作用。3.大力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4.加强金融知识宣传培训。
四、结语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对中国农业经济产生深刻影响,推动农业经济现代化、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引发金融业务一系列调整变化。商业银行要把握“调结构、提质效、惠农民、促改革”带来的服务“三农”四大机遇,紧盯“两大矛盾”,应对挑战、勇挑重担,主动优化政策导向,创新产品服务,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金融供给能力,在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实现自身改革发展。
该课题获山东省金融学会2017年度
重点研究课题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