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作者 / 范久顺、李建行、李明超、宁吉会、代兴慧
摘要:目前,自贸区战略已成为我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而金融创新作为我国自贸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将为其顺利实施与推进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也为商业银行开辟新型业务和拓展收入来源带来重要机遇,是商业银行探索金融服务国际化和管理模式创新的“试验田”,为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资本项目可兑换等方面积累经验。本文在分析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特点和发展定位基础上,分析了其金融创新思路选择和具体实践,并对青岛片区金融创新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以供其他自贸片区业务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一、山东自贸区及青岛片区总体概况和战略定位
山东自贸区涵盖济南片区、青岛片区、烟台片区。其中,青岛片区实施范围52平方公里,位于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范围内,占山东自贸区实施范围的43.3%,是三个片区中面积最大、位置最重要、试点任务最集中的片区。 根据《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功能划分:青岛片区重点发展现代海洋、国际贸易、航运物流、现代金融、先进制造等产业,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助力青岛打造我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
青岛将围绕以上目标,服务国家战略,突出青岛特色,实施差异化发展,积极发挥国家赋予的“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的双定位功能,将青岛片区努力建设成青岛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实验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的引领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示范区。
借鉴上海、广东等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经验,结合青岛市的独特优势,概括来讲,自贸区青岛片区主要功能可以从五个方面去认识:一是建设开放型经济先行区、试验区;二是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三是做海洋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四是探索进行建设自由贸易港试验;五是青岛作为连接日韩的纽带,引领中日韩合作示范区建设。
二、当前自贸区金融创新的主要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山东自贸区关于“深化金融领域创新”部分内容,明确发展方向与重点主要包括:扩大金融领域对外开放、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探索和实施金融创新、促进跨境投资融资便利化、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防控体系等相关内容。青岛市作为沿海城市,根据青岛区域特点,应重点发展海洋金融、产业金融、科技金融、跨境电商,并充分利用港口城市特点,大力发展港口经济,促进银行、保险、租赁等金融业态产品创新。应该说,金融领域的创新的核心内容主要集中在推动跨境人民币使用及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方面。此外,成立自贸区后相关金融创新政策的落地实施需要当地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银保监局等监管部门出台相应的贯彻实施意见,由金融机构在监管制度框架内推动相应业务的发展。
根据商务部《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2019)》数据显示,全国自贸区推进金融开放创新试验任务相对缓慢,平均完成率仅为79.96%,表明金融创新依然是自贸区创新工作中的难点。当前,自贸区金融创新普遍存在以下四方面问题:一是金融创新围绕系统性、全局性、突破性的改革还不够,普遍存在微观碎片化创新多、系统全局性创新少的问题,不仅难以通过金融创新形成系统性的改革方案,也无法通过搭建平台对政策措施进行监督落实。二是改革成效方面,由于金融政策开放容易出现“顺周期”资金效应,自贸区金融改革也面临也面临周期波动的风险。三是在国际化改革方面,自贸区和国际化对接的长期改革开放举措明显不足。四是自贸区金融规则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协议也面临新的挑战。
三、发展青岛自贸区金融业务的思路借鉴
青岛自贸区在金融创新方面,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路规划。
(一)充分借鉴各自贸区现有成功经验。
青岛片区在充分利用自贸区政策优势的基础上,应借鉴先行自贸区的成功经验,在金融制度、金融机构、金融业务与产品、金融监管与风险防范等方面不断积极探索,为整个山东自贸区金融领域的创新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二)突出以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为标杆。
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扩大跨境人民币使用;二是建立和完善本外币一体化运作的自贸账户体系。
(三)紧密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
青岛市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可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着力进行创新和突破:探索通过人民币资本项下输出贸易项下回流方式;允许区内注册的法人机构按规定开展跨国公司集团内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和经常项目集中收付业务;推进人民币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人民币信贷资产跨境转让、商业保理资产跨境转让、租赁资产跨境转让和银行不良资产跨境转让时用人民币计价结算;积极推进外资股权投资管理机构、外资创业投资管理机构募集人民币资金,在区内发起管理人民币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鼓励创新知识产权保险业务,开展基金管理服务专项改革创新。
(四)充分争取和利用各类金融机构系统性资源。
为推动自贸业务发展,各金融机构总行在资源、授权、政策等方面都出台了支持自贸业务相关政策,通过境内境外、线上线下、行内行外实现自贸区的政策优势与金融服务能力有机结合,推动各行自贸区各项业务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青岛自贸区金融创新的初步探索
青岛自贸区成立以来,各金融机构都抢先发力,积极布局,陆续做了一系列探索和准备工作,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也都陆续出台了配套的相关政策。
(一)在金融机构引进和设置方面。
完善自贸区支行职能设置,实行干部高配,充实配置对公和对私优秀产品经理,优化自贸区支行人力资源摆布,建立本外币一体化营销、对公对私联动营销的组织架构。
(二)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方面。
以青岛农行为例,重点推出了四大方面系列产品:一是助力国际贸易发展;二是推动高端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四是提供集群化金融服务产品。
(三)在监管体制创新改革方面。
各监管部门围绕创新驱动和贸易便利,积极实行“放管服”,努力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一是联合制定出台了框架性方案;二是优化金融监管政策;三是加强金融监管引导。
(四)在政府服务营商环境建设方面。
一是省政府政策层面;二是青岛市政策层面;三是其他政府监管部门层面。
五、对开展自贸区金融创新业务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金融创新不仅是实现投资贸易便利化的必然要求,也是自贸区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更是促进自贸区发展的有力推手。在借鉴其他自贸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青岛自贸区战略定位和建设特色,建议从机构引进、产品创新、平台建设、营商环境等方面加快改革创新,率先形成金融开放新优势,打造金融开放新高地,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接轨的金融营商环境。
(一)加快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形成区域协同推动力。1、加快引进外资金融机构;2、优化自贸区金融机构准入的相关制度;3、强化自贸区内金融联动服务。
(二)加快推进业务和产品创新,提升国际金融服务水平。1、重点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2、支持金融机构业务创新;3、推动真实贸易背景的离岸转手买卖业务发展。
(三)加快推进共建共享平台,创新协同推进自贸区开放和合作。1、推动青岛地区跨境电商平台建设,积极推动跨境电商业务发展;2、加快海关单一窗口平台建设;3、加快上线自由贸易账户分账核算业务系统。
(四)加快优化营商环境建设,赋予自贸区更大改革自主权。1、完善项层设计,积极构建联动协调机制;2、加快“放管服”,提高服务效率;3、做好业务监测和风险管理。